科研产出
播期、施氮量和密度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播期、施氮量和密度试验,研究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表现。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9108产量显著降低,适宜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2施氮量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南粳9108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全生育期以每公顷施氮262.5~300 kg为宜,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6︰4为宜,既保证了一定的穗数又增加了每穗粒数。3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穗数和总颖花量减少导致产量降低,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南粳9108高产栽培应当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主攻大穗以获得足够的总颖花量,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 播期 施氮量 栽插密度 南粳9108 产量 产量因素


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以紧密素为检测靶标的间接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STEC)的抗体水平。根据紧密素27个亚型的N端保守序列,体外表达390~543 aa片段制备包被抗原,通过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建立检测STEC的抗体的间接EIISA方法。经优化筛选的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3 ng/孔,待检血清稀释比例1∶200,HRP-兔抗羊Ig G、HRP-兔抗牛Ig G的工作浓度均为1∶15000,5%脱脂奶封闭l h,底物作用时间10min,用于牛、羊疫苗抗体检测或者STEC大肠杆菌感染的监测。


氧合肌红蛋白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氧合肌红蛋白(OxyMb)的稳定性,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温度(20~60℃)、p H值(3.0~11.0)、盐浓度(1%~5%)条件下Oxy Mb的蛋白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OxyMb稳定性减弱;当温度高于40℃后,OxyMb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氧化显著加剧;OxyMb在中性环境下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最高,同时OxyMb在偏碱性环境中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比偏酸性条件中的高;在盐浓度不太高的范围内(1%~5%),盐浓度高低对OxyMb的自动氧化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氧合肌红蛋白(OxyMb)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圆二色谱法


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构建
《环境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构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双酶切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文库的方法。利用安捷伦2100生物分析仪对4种单酶切及2种双酶切的酶切产物片段大小及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筛选出Mlu C I和Nla II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组合对螟虫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酶切后的DNA片段两端连接上特定的P1、P2接头后,用Pippin Prep回收大小为285-435 bp的DNA片段。通过PCR扩增进行文库的富集并引入index序列。构建好的ddRADseq文库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生物分析仪进行质量检测。本方法所构建的文库DNA片段长度、分布和摩尔浓度能够达到Illumina平台测序的技术要求。本研究证实了利用Mlu C I和Nla III组合酶切构建水稻螟虫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可行性,为在水稻螟虫中利用ddRADseq技术开展生物地理学、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基因组DNA文库 ddRADseq 生物分析仪 水稻螟虫


氮素营养诊断技术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油菜氮素营养诊断的发展脉络,从外观诊断、化学诊断、无损诊断技术3方面综述了氮素营养诊断技术若干方法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用,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原理、优缺点、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氮素无损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辐照降解溶液及粮谷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不同介质中经γ射线辐照的降解效果,以DON标准品水溶液、乙酸乙酯溶液及粮谷中自然污染的DON为对象,研究了经剂量为3~9kGy的辐照处理后DON浓度的变化,并对降解产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有效降低水溶液、乙酸乙酯溶液中DON标准品及大米中DON的含量。相同条件下,水溶液中DON的降解效果优于乙酸乙酯,9 kGy时,800μg·m L~(-1)的乙酸乙酯溶液中DON的降解率为27.5%,而水溶液中达到73.1%;散装大米中DON污染量为112.5μg·kg~(-1),9 kGy时降解率接近90%。m/z为373的物质可能是DON的辐照降解产物,其图谱表明,该物质在水溶液中有3个同分异构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DON的辐照降解产物及降解机理提供了参考。


芋淀粉合成酶AGPas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靖江香沙芋’转录组数据进行功能注释,克隆获得‘靖江香沙芋’淀粉合成酶AGPase的基因,序列全长为1 596 bp,命名为CeApS1(NCBI:Colocasia KU288757,未公布)。该基因编码532个氨基酸,蛋白含有1个NTP_transf_3结构域(Gly~(104)~Pro~(306))和1个Pb H1结构域(Gly~(473)~Ser~(515)),编码产生AGPase小亚基,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6.73和57.6 k D。ApS1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广泛存在,CeApS1与紫萍(AIZ00992.1)中相应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83.4%,与草莓(AAS00541.1)、苜蓿(XP_003617925.1)、水稻(AAK27313.1)和小麦(CAA46879.1)等植物中相应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远。CeApS1在‘靖江香沙芋’的母芋和子孙芋中表达量较高,在叶片、叶柄和根中低表达。芋球茎中的CeApS1表达水平与球茎发育密切相关,在播种160 d后达到最大值。该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球茎淀粉含量的积累显著正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