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优 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 (CMS)杂交新品种 ,不育系为宁A3(MICMS) ,恢复系为 30 75R。苏优 3号综合性状好 ,抗 (耐 )病性强 ,成熟期早 ,品质优良。在 1996— 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 2 5 5 3 .30kg/hm2 ,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6 .81%。在 1999— 2 0 0 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2 6 86 .80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1.6 %。苏优 3号芥酸含量 0 .42 % ,硫甙含量 2 5 .87μmol/g ,种子含油率43 .46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用不同浓度ABA溶液浸泡稻种后观测稻种的发芽情况;用不同浓度ABA溶液喷施于稻苗上,调查稻苗的生长情况及干旱胁迫后稻株的有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 mg/L~1.0 mg/L)处理水稻种子对其萌发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控制根和芽的伸长生长,高浓度ABA(>5.0mg/L)对种子萌发和根、芽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ABA处理的水稻秧苗株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苗高降低;AB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期间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提高秧苗的抗旱能力;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ABA处理的秧苗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清水),MDA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清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Ⅴ.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磷、钾营养吸收积累差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宁杂1号三系亲本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植株氮含量表现由高到低的趋势,磷含量呈现高—低—高—低—高的W型变化趋势,钾含量呈现高—低—高—低变化趋势。植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生殖器官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亲本间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一生育期中,各器官的氮、钾含量和积累量均大于同一器官的磷含量和积累量;单株及各器官的钾积累量多大于同期氮积累量。植株磷素积累在抽薹阶段和结角阶段分别达到高峰。各器官氮、磷、钾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恢复系最小。针对三系亲本营养吸收积累特性,提出了宁杂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果树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AC)_9 A-3′为引物对牛心李(Prunus salicina cv.Niuxinli)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表明,25μL ISSR反应体系中,Taq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5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是:0.3U、1.5mmol/L、0.2μmol/L、20ng和0.16mmol/L。利用该优化体系,以5′-(AC)_9 T-3′为引物,构建了中国李18个品种的ISSR指纹图谱,该引物可将这些品种完全区别开来;以5′-(AC)_9 C-3′为引物,构建了李属6类种质资源的ISSR指纹图谱,该引物区分率为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味主药及其复方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在筛选出主药黄芪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组方原则分别拟订3种复方药,通过3批临床试验,比较了单味主药及其3种复方药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死亡鸡病理出血情况和存活鸡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由黄芪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等功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3号药疗效最好、病理出血最轻、存活鸡的增重效果最显著,且优于卵黄抗体;复方药的疗效优于单味主药;组方原则的微小变化对复方药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属低倍性野生资源在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低倍性野生种中蕴藏着丰富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由于染色体倍性差异,将野生低倍性种质优良性状基因向栽培种凤梨草莓转移存在一定障碍。对采用有性杂交结合染色体加倍、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获得种间杂种的技术作了综述,并对种间杂交后代的鉴定作了简介,同时展望了我国原产草莓低倍性野生种质导入栽培品种的意义和技术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预警技术的探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亦当作自然灾害的一种进行剖析并探讨其灾变风险预警技术,提出依据不同灾变过程中所表现的警源、警兆、警情等不同风险程度的各因素统计指标,精选组成灾变预警指标体系并组建多维预警逻辑模型。通过对警源、警兆、警情中主要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定量或定性分级,分析各自对灾变的影响作用,计算灾变风险预警综合指标值,确定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预警等级。据此建立了棉铃虫灾变预警与防治辅助决策系统(MLCYJJC-CDROM)并指导控害减灾,预警准确率为89.7%,使灾变警级预警更加符合实际,指导防治更有科学依据。本文还对MLCYJJC-CDROM的系统结构、信息处理与实际应用作了解析与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