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石灰岩弃渣与农田土复配土壤水分蒸发及覆盖物保水性能
《水土保持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矿山废弃地弃渣与农田土复配后土壤的水分蒸发特性,以及覆盖物添加对水分蒸发的影响,对矿山恢复中土壤水分管理和改善具有实际意义.以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现场的弃渣和附近农田土为复配材料,设置0:10(T1),3:7(T2),5:5(T3),7:3(T4),10:0(T5)体积比例,在野外条件下采用土柱法模拟土壤水分蒸发过程,探究复配比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以及不同覆盖物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1)试验前和试验后表层复配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T1>T2>T3>T4>T5,蒸发中期的逐日蒸发量和蒸发结束的累计蒸发量均随弃渣体积比例增加呈极显著降低趋势,不同复配土壤在蒸发前期和蒸发后期的逐日蒸发量没有显著性差异.(2)气象因子中,温度、风速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大于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的影响不显著.土壤物理性质中,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水分蒸发达极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均达显著水平.(3)裸土地添加覆盖物均能降低水分蒸发,根据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分析得出,砾石覆盖(直径2~4 cm、厚度5 cm)效果最佳.(4)石灰岩矿山废弃地土壤重构最佳保水搭配方案为弃渣:农田土以3:7体积比例复配并覆盖砾石.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治理采石废弃地提供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90K芯片分析烟农74(11)小麦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关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种质烟农74(11)是20世纪70年代烟台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衍生了鲁麦14、鲁麦13、烟农19等多个大面积推广品种,并以这些品种为育种亲本,选育出多个国审小麦品种,是近期山东省小麦育种的基础.选用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62份、非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58份,共计120份实验材料,采用小麦90K芯片,分析了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共获得26 026个有效SNP位点,其中A、B、D基因组各占32.17%、40.69%和7.64%.供试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8~0.31,平均为0.25,低于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全部材料组(组Ⅰ)和烟农74(11)衍生材料组(组Ⅱ)遗传相似性系数,发现组Ⅰ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1~0.70的占59.44%、0.71~0.80的占32.98%、≥0.91的占0.80%;组Ⅱ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 0.61~0.70 的占 26.77%、0.71~0.80 的占 53.22%、0.81~0.90 的占 17.26%,≥0.91 的占 2.75%,这表明烟农74(11)种质衍生后代间的遗传关系比较狭窄,需要拓宽遗传基础.此外,对几个经典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发现子代和上缘亲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0.87,平均为0.79;姊妹系间为0.84~0.87,父母本间为0.65~0.71.通过经典组合分析并结合当前小麦遗传关系狭窄的现实,建议在中短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8以下;在中长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7以下.
关键词: 烟农74(11) 衍生品种(系) 遗传关系 90K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资产核算的关键问题-从关键性概念辨析到级联框架的构建
《生态经济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生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在生态资产核算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关键性概念混淆、级联关系交织不清等问题仍是限制生态资产核算相关研究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为目标,对生态资产核算过程中关键性概念的渊源、内涵、范畴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和界定,提出级联框架构建的尺度效应,探讨了生态资产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复合关系,并搭建了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实现的级联框架,明晰了关键性概念之间的级联关系,并明确了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等新兴术语在级联关系中的扩展位置,为构建可靠性、可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态资产核算框架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投入对河北省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碳足迹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河北省玉米生产体系为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玉米体系2004—2018年产生的碳氮排放进行计算,以期为玉米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各类化肥投入中,早期以施用氮肥为主,后期以施用复混肥较多,与2004年相比,2018年氮肥用量下降60.2%,而复混肥用量增加274%;河北省玉米生产体系历年化肥投入造成总活性氮排放分别为NH3挥发43.8 kg/hm2,NO3-淋洗24.1 kg/hm2,N2 O排放1.35 kg/hm2;河北省近15年来玉米单产增加42.5%,化肥总投入量增加17.2%,氮碳足迹分别下降31.2%、61.5%;总体呈现出环境代价逐步减小,但化肥投入偏高、氮肥效率提升缓慢的趋势.因此,为维持玉米现有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化肥投入产生的活性氮排放与碳足迹,建议开发出同步玉米生长发育的专用型复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Ⅳ型禽腺病毒Fiber-2(knob)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效力评价
《中国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达Ⅰ群Ⅳ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 (knob)蛋白,以制备Fiber-2 (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力进行评价.将FAdV-4 Fiber-2的knob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Fiber-2 (knob).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目的 蛋白.将蛋白抗原与佐剂1∶3乳化,分组免疫100,50,25,0 mg/0.5 L FAdV Fiber-2(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攻毒剂量为104.5 ELD50/只,免疫后24 d攻毒,比较不同免疫剂量攻毒保护效果.又制备4批蛋白含量为24 mg/0.5 L FAdV Fiber-2(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比较不同批次间免疫效力差异.结果 显示,成功构建pET28a-Fiber-2 (knob)重组质粒,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到90%,质量浓度为3269 mg/L.当攻毒剂量为104.5 ELD50时,FAdV Fiber-2 (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攻毒保护率可达到100%(免疫蛋白抗原量为25~100 μg/只),当攻毒剂量为5×103.9 ELD50时,最小免疫蛋白抗原含量为14.4 μg/只时也可产生100%保护.不同批次间FAdV Fiber-2(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效保护SPF鸡抵御FAdV强毒攻击,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关键词: Ⅳ型禽腺病毒;Fiber-2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群PN-8对小麦秸秆的降解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群PN-8的性质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化学前处理(0.5%、1.5%、10.0%的氢氧化钠,3.0%、12.0%、18.0%的盐酸,2.0%、20.0%的乙酸)及培养基中初始接种量、葡萄糖含量、pH值对PN-8降解小麦秸秆的影响,通过气质联机检测、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分析了 PN-8降解小麦秸秆过程主要产物、不同纤维素酶活性及小麦秸秆降解特点.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前处理影响PN-8的降解能力,碱(氢氧化钠)处理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从而提高PN-8的降解率,而酸(盐酸、乙酸)处理会提高木质素含量从而降低PN-8的降解率.其中,小麦秸秆经过1.5%、10.0%的氢氧化钠处理后降解率分别为71.61%、87.33%,显著高于未经化学前处理的44.33%.当初始PN-8的接种量在5.0%以下时,滤纸条分解速度和接种量呈正相关,接种量高于5.0%后其对小麦秸秆的降解率差异不显著;初始葡萄糖含量高于0.1%,或者初始pH值超出5-9时,PN-8失去对小麦秸秆的分解能力.PN-8发酵过程中甘油的质量浓度最高,发酵第1天质量浓度最高可达0.28 g/L,其次为乙酸和乙醇;PN-8降解小麦秸秆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电镜扫描结果显示,PN-8可以破坏小麦秸秆结构,分解木质纤维素.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群 纤维素酶活性 酸处理 碱处理 纤维素降解率 小麦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型塞内卡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制备抗A型塞内卡病毒(SVA)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A型塞内卡病毒的检测,本研究构建了SVA VP1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0a-GST-VP1(528 b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大量表达VP1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VP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细胞亚克隆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选为腹水生产细胞株,最后纯化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VP1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亚型重链为IgG2a、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SVA病毒粒子.本研究成功制备的抗SVA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研究A型塞内卡病毒VP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A型塞内卡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A型塞内卡病毒 VP1蛋白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前除草剂和氮肥联合施用对纯雌野牛草草坪建植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芽前除草剂氨氟乐灵和氮肥尿素对纯雌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坪建植的影响.第一次杂草调查结果表明氨氟乐灵处理显著降低野牛草分株的移苗死亡率、对草坪建植初期杂草封杀显著有效,虽然第二次杂草调查结果欠佳,但氨氟乐灵对杂草仍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推荐使用浓度在600~1200 g·hm-2.其次,氨氟乐灵和尿素的结合处理提高了纯雌野牛草草坪的生物量、盖度以及降低了杂草总数量和杂草物种数,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氟乐灵相较于尿素对纯雌野牛草草坪建植的影响更大.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氨氟乐灵和尿素结合处理中A3B2和A2B3的效果相近且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青绿苔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对盐(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本试验以青绿苔草'四季'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和300 mmol·L-1)NaCl胁迫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青绿苔草生长抑制作用不同.低浓度盐(50 mmol·L-1)对青绿苔草生长影响不显著,但胁迫8 d以上,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高浓度盐(≥100 mmol·L-1)显著抑制青绿苔草生长,随着盐浓度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青绿苔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枯叶率、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则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据主成分分析和生物量下降50% 时盐浓度建立回归方程确定青绿苔草耐盐临界浓度为231.29 mmol·L-1.综上,青绿苔草在低盐或短期高盐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源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家禽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确诊一起疑似由禽腺病毒感染引起的鸽死亡病例,研究通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等对2018年河北某鸽场采集的鸽病料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命名为SP18株,其全基因组序列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强毒株处于一个分支上,相似性达到99.5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国外流行毒株的同源性相对国内流行毒株稍远,说明分离株与近几年国内外公开报道的FAdV4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鸽群禽腺病毒的诊断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