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时代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探索——以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3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全面总结了该所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从提高效率、改变认知、优化管理、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待遇等方面提升该所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 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方法 科研管理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赛买提鲜杏整果热风干燥特性及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赛买提杏整果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及分布规律,以赛买提鲜杏为原料进行干燥试验,探究整果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40、50、60℃)下的干燥特性,建立杏整果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测干燥过程中杏整果横向弛豫时间(T2)和峰面积的变化以及MRI成像伪彩图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呈“W”型动态波动变化,无恒速阶段,温度是影响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和干燥时间的关系拟合数据,发现三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0.997 0)。经验证,该数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和预测杏整果热风干燥过程。LF-NMR实验表明,新鲜赛买提杏中存在结合水T21(1~10 ms)、不易流动水T22(10~100 ms)、自由水T23(100~1 000 ms)3种水分状态,其中含有95.95%的自由水。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温度为40、50、60℃时干燥至终点分别用时为124、48、32 h,随着温度的升高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促进其内部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迁移。干燥前期一部分T23先于T22和T21被脱除,部分T23转化为T22和T21,同时杏核内部水分作为补充逐渐扩散到杏肉中,干燥后期,水分扩散速率降低,T21与T22相互转化并逐渐脱除。该研究结果可为控制赛买提杏整果热风干燥过程及预测水分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赛买提杏整果 热风干燥 数学模型 水分迁移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生产机械化对新疆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

摘要:牧草是新疆畜牧业牲畜养殖的关键饲料来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在机械化逐渐与畜牧业融合的过程中,对于新疆畜牧业的规模化、优质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助力牧草机械化的优质发展,分析了牧草生产机械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常用机械设备类型特点,强调了新疆畜牧业对牧草机械化的现实需求,总结了牧草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牧草机械化 新疆畜牧业 全程机械化 牧草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及不同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探明新疆喀什地区现有耕作条件下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及不同生育阶段施肥对主要数量性状影响,随机抽取莎车、泽普 2 县 77 块麦田,调查了株高、旗叶、有效穗数、穗粒数、施肥情况和公顷产量情况,对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及不同施肥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旗叶总面积、旗叶宽和有效穗数,穗粒数与旗叶宽、旗叶总面积和有效穗数以及有效穗数与旗叶总面积均呈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旗叶长和旗叶宽,旗叶长与株高均呈负相关.有效穗数在666万穗·hm-2、穗粒数在 22.5~31.1 粒之间及公顷旗叶面积达 7 532.1 m2 时,有利于获得超高产;有效穗数在 666 万穗·hm-2~990 万穗·hm-2 之间容易丰产稳产.综上,在现有耕作条件下,底肥施足N、P、K肥,返青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合理追施N肥,有利于产量提高,其中底肥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 相关性 不同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内生真菌挥发性物质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病、虫、草害是目前影响植物健康、作物产量、品质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植物内生真菌挥发性物质体积小,易于在植物和土壤中扩散,与寄主植物拥有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其在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性。通过对植物内生真菌挥发性物质在病害、草害和虫害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植物内生真菌挥发性物质应用挑战及解决策略,以期推动植物内生真菌和挥发性物质熏蒸剂的商品化,为保护植物的绿色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植物内生真菌 挥发性物质 病害 草害 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甲哌鎓滴施剂型筛选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调控效果研究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田滴施甲哌鎓一直备受关注,为研究新型缓释甲哌鎓滴施剂型及其对棉花调控的作用效果,探寻缓释甲哌鎓滴施可行性.设5种剂型(H1、H2、H3、H4、H5)处理,普通缩节胺(S)和清水对照(CK),开展盆栽试验,大田设低(90.0 g hm-2)、高(180.0 g hm-2)2个浓度水平,进行剂型筛及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调控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5种不同剂型甲哌鎓滴施出苗整齐度基本在66%以上,壮苗率受品种影响差别较大,在40%~70%之间;除H3外,各剂型甲哌鎓滴施均有控高效果,与CK和S相比,株高分别降低32%~41%和24%~35%,25 d后株高直观差异明显.大田条件下,处理S控高效果最好,CK增高最快,缓释甲哌鎓高浓度时各处理均有较好控高效果且与CK差异显著,低浓度时H5株高61.0 cm,与S效果相近且无显著差异,其他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棉花株宽、茎粗、主茎叶数、果枝台数等农艺性状各剂型处理分别在26.0~35.0 cm、9.5~11.5 mm、13~14片、7~8台之间,与CK和S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新型缓释甲哌鎓可促进现蕾,使蕾铃数增加,到6月28日(盛花期)H1低、高浓度下蕾铃花总数分别为12.7个和11.5个比S多2.0个和0.8个.最终产量表现为低浓度各处理均高于高浓度,H5产量最高,为7267.26 kg hm-2,分别高出CK和S 40%和33%,其次为H1.综合分析,H1、H5控高塑型及产量表现比较好,可进一步展开相关试验研究.

关键词: 棉花 缓释甲哌鎓 滴施 调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甜菜品系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甜菜品系产量形成特性.以4个甜菜品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甜菜品系间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块根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和产糖量以T02最高、T03次之、X18最低,T02产量和产糖量分别较X18高24.8%和64.7%.叶片光合能力表现为T02和T03大于X18.块根膨大期T02和T03倒四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X18高74.0%和100.0%;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X18高28.9%和23.6%.T01与T03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比X18高64.8%和65.8%;T01与T03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72.2%和75.4%,分别比X18高22.2%和27.6%.荧光参数在不同品系间存在较大差异,X18呈现明显的正L带和正K带,性能指数(PIabs)、最大量子效率(Fv/Fm)、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RC/CS)和电子传递效率(φEO)在中午显著降低.T02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向块根中分配率、性能指数及电子传递效率,是较X18高产和高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甜菜 干物质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集散热增温蓄热系统的优化与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设计适用于南疆和田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增温蓄热设备,设计了日光温室集散热增温系统,改进了系统集散热器,测试了系统冬季夜间增温蓄热效果,分析了系统对日光温室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0cm深土壤温度和15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和系统集放热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典型晴天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温度可以增温4.3℃,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65%;阴天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平均温度增温2.4℃,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8%,且系统综合平均集热效率为52.6%,表明该日光温室增温系统在和田地区富余的光热资源条件下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集热 蓄热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 232 份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9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综合评价.[结果]新疆 232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9 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68~2.10,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3%~43.6%,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顺序为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长>主穗粒数>最多粒数>株高>小穗数>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分蘖数(0.838)>主穗粒重(0.564)>主穗粒数(0.559)>最多粒数(0.301)>千粒重(0.269)>主穗长(0.224)>株高(-0.196)>小穗数(-0.102),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在欧式距离为16 的位置将232 个品种划分为5 个类群,分析各类群的9 个农艺性状特征发现,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是直接且正向的,可以作为提高单株产量的筛选指标,且有效分蘖数这一性状应优先选择.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近缘种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与评价小麦近缘种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方法]选用 38 份(含对照)小麦近缘材料,设芽期、苗期盐胁迫处理,鉴定与评价适宜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NaCl浓度,分析小麦近材料芽期、苗期耐盐性鉴定的NaCl溶液浓度分别为1.2%和 1.5%.[结果]获得芽期高耐盐材料 21 份(占 55.2%),耐盐材料 8 份(占21%),中耐盐材料3 份(占7.8%),敏感材料4 份(占10.5%),高敏材料2 份(占5.2%);苗期耐盐材料7 份(占18.4%),中耐盐材料17 份(占44.7%),敏感材料12 份(占31.5%),高敏材料2 份(5.2%);成活率与成苗率均为100%的材料有2 份.耐盐材料有7 份,敏感材料有4 份,成活率与成苗率100%的材料有2 份.[结论]不同耐盐类型的材料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不一致,部分材料没有可比性,差异较大.

关键词: 小麦近缘种 芽期和苗期 筛选 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