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人工鱼礁投放对莱州金城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要素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7月和2010~2011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共9个航次对莱州金城人工鱼礁区域和对照区域的沉积环境进行调查,并对投礁前后沉积物粒径、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和硫化物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礁后沉积物类型没有发生改变,但沉积物粒径有所增加。2009年7月,沉积物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均值分别为(0.156±0.084)mm和(0.157±0.076)mm,投礁后的2010年7月,沉积物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均值分别为(0.160±0.079)mm和(0.162±0.092mm),且礁区沉积物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要高于对照区。2009~2011年7月,沉积物中其他指标变化趋势为:投礁区TN、TOC和硫化物平均含量均表现为逐年降低,TP为先升高后降低;对照区TN和TOC平均含量为先降低后升高,而TP和硫化物平均含量变化表现为逐年升高。2010年和2011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为:礁区除TP平均含量为2011年高于2010年外,其余3项指标均为2010年高于2011年,而对照区除TOC平均含量2010年高于2011年外,其余3种指标均为2011年高于2010年;TP和硫化物平均含量为礁区高于对照区,而TN和TOC则为对照区高于礁区。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沉积物 变化特征 莱州金城海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氨基酸组成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测定了海南岛南部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亲虾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全虾、肝胰腺和卵巢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初级阶段(含Ⅰ期和Ⅵ期)、中级阶段(含Ⅱ期、Ⅲ期和Ⅳ期)和高级阶段(Ⅴ期)斑节对虾全虾样品中,牛磺酸(Tau)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由高到低为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初级阶段;而其他的氨基酸质量分数、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略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和卵巢氨基酸总量随着性腺发育逐渐上升,临产时(Ⅴ期)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级阶段卵巢中的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脯氨酸(Pro)、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等5种氨基酸质量分数处于峰值。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卵巢 肝胰腺 氨基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州人工鱼礁海域水质状况的变化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0~2011年莱州人工鱼礁海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共8个航次的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等要素的分析结果,运用N/P比值、有机污染指数A和富营养化指数E等方法,对投放人工鱼礁海域不同年份水体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该海域水环境在人工鱼礁投放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投礁区第2年DIN含量明显降低,而DIP含量略有上升,使得海区中的DIN/DIP值降低,由89.60降低到44.54。2011年和2010年投礁区DIN/DIP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人工鱼礁对水体有改善作用;营养化指数E分析表明,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且2010年与2011年、礁区和对照区E值的平均值均相差不大,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调查海域有机污染指数A小于0或小于1,且投礁区和对照区无明显差异,2010年与2011年也无明显差异,表明该海域未受到有机污染,水质状况良好或较好。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水质 变化 莱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采用丹璜酰氯柱前衍生,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1~1 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6μg/ml。3个添加浓度(0.1、1.0和5.0μg/ml)的平均回收率为86.3%~96.3%,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5%。采用此方法对卤虫中精胺进行检测,其精胺含量为0.077mg/g。本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线性范围宽、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卤虫中精胺的检测。

关键词: 精胺 卤虫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

水产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查明半滑舌鳎不同家系雌、雄鱼遗传和生理性别比例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并试图筛选出生理雌鱼比例高且生长快的家系,实验首先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并进行同池养殖以比较生长性能,再选取5个正常雄鱼家系和5个伪雄鱼家系进行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家系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雌雄比例差异也很显著。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2个(家系16号和61号),其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81和0.56 g/d;筛选出生长较快的家系4个(家系21、28、57和63号),其相对增重率为0.48~0.53 g/d;筛选出生长速度一般的家系12个,生长慢速家系4个。所检测的5个正常雄鱼(ZZ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51.87%,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2.94%,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14.08%。相反,检测的5个伪雄鱼(ZW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49.34%,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45%,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91.41%。实验发现半滑舌鳎不同家系在雌、雄生理性别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伪雄鱼后代中的遗传雌鱼更容易转化为伪雄鱼,增加养殖群体中生理雄鱼的数量。研究表明,通过家系选育可以筛选出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快的半滑舌鳎家系。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家系 生长性状 性别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与养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淡水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长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亲蟹群体的38个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通过两个群体雌蟹与雄蟹的逐步判别分析,均筛选获得5个主要因子,分别对其建立了判别公式,雌蟹与雄蟹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94%与92%,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雌蟹与雄蟹的判别率均高于养殖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之间有16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其中有8个参数差异极显著,差异系数值范围为0.294~0.614。两个群体的雌蟹间有11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而雄蟹间为12个。外额齿间距和第4步足指节长度跟壳宽的比值是判别长江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两个最主要形态参数。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比较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文章分别对池塘和水库养殖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的营养成分、感官评分、理化性质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较低,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2)水库养殖罗非鱼总体感官评分优于池塘养殖。3)两者的熟肉率、蒸煮损失及肌红蛋白差异都不显著,而pH、滴水损失、贮存损失、肌内脂肪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差异均显著。4)肌肉中检测到了18种常见氨基酸,两者间的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两者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相近,而池塘养殖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水库养殖的。从总体上来看,水库养殖罗非鱼嫩度要优于池塘养殖,而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不及池塘养殖。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营养成分 感官评定 理化性质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前处理优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定性和定量测定水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药物残留.考察了提取液类型、提取液甲酸体积分数、净化方式、脱水剂用量等影响浓缩富集效果的因素,确立了样品采用酸化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并以无水硫酸钠除水等步骤.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色谱分离柱选用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选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20 mL/min.结果表明,6种氟喹诺酮类标准品均在1~1 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8),在2~100μg/k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6.9%~95.9%,相对标准偏差在4.8%~9.2%,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2μg/kg.

关键词: 水产品 氟喹诺酮类 样品前处理 优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牌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水质影响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选取6种不同品牌斑节对虾商品饲料(D1、D2、D3、D4、D5和D6)进行60 d养殖试验,评价其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生长及水质的影响。D1、D5和D6的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2和D4(P<0.05);D5和D6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2和D4(P<0.05)。D4和D5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D1~D3各饲料(P<0.05)。第20天水体化学需氧量(COD)D1最低,显著低于D5和D6(P<0.05)。第40天时D5和D6的COD显著低于D1~D4各饲料(P<0.05),D2的氨氮(NH+4-N)最低,显著低于D4~D6各饲料,总氮(TN)、总磷(TP)分别在D4、D6最低。第60天时D1和D2的NH+4-N显著低于其他各饲料(P<0.05),D5和D6的TN显著低于D1~D4各饲料(P<0.05),而TP在D2最低,显著低于D1和D4(P<0.05)。氮(N)排放率在D1和D6显著低于其余4种饲料(P<0.05),磷(P)排放率则D1最低。投喂D1、D5和D6能够使对虾获得较优生长性能,且对水体污染最小。

关键词: 商品饲料 斑节对虾 生长性能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VP4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水产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流行株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实验构建了能高效表达GCRV HZ08株主要衣壳蛋白VP4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2a-S6,利用纯化的VP4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过克隆和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VP4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C2、2F3和5E5。抗体经亚型鉴定均为IgG1,轻链为κ链;间接ELISA试验证明,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可特异性识别GCRV-HZ08,与GSRV,ISKNV,IHNV均无交叉反应。选择2C2作为腹水生产细胞株,免疫小鼠后腹水ELISA效价为1∶720 000;IFA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这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能够特异性识别GCRV-HZ08病毒粒子。本实验制备的MAb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为GCRV流行株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4蛋白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4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