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产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本研究对长江下游地区各有关单位新育成的八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能力、适应性、稳产性和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新品系鉴7、低芥酸品系8701和4039的产量能力与常规品种宁油7号相等或相近,产量差异不显著,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提出在长江下游地区,要提高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应在保持现有单株角果数的水平上,首先考虑提高千粒重,其次是提高每角果粒数。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能力 适应性 稳产性 产量因素 遗传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核原生质体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食用菌 1991

摘要:丝状真菌在形成原生质体时会出现无核、单核和双核三种类型的原生质体。其中无核原生质体不能进行核分裂,无法再生,这是造成食用菌原生质体再生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双核原生质体再生后形成的菌丝,基本上保持了亲本菌株的性状。值得注意的是单核原生质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壁的降解过程中出现相当数量的单核原生质体是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等异宗结合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可以准确稳定地从不同异宗结合食用菌的菌丝中得到大量的单核原生质体。Anderson 的研究表明,同宗结合的蘑菇菌丝在制备原生质体中也很容易分离到同核体。我们把在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原生质体单核化Monokaryotization by protoplasting),把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单核体称为单核原生质体(Protoplasted monokaryo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的发展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的发生、发展和变革。重点叙述了蘑菇培养料的配比及演变、制备技术工艺的进展,以及培养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微生物群体区系、活动规律和物理化学变化。并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进行了适当阐述。

关键词: 蘑菇培养料 前发酵 后发酵 选择性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单核体极性测定及其应用

食用菌 1991

摘要:香菇单核菌丝是进行香菇杂交育种的基本材料,在原生质体融合中,由于遗传标记的原因,也往往选择单核菌丝作亲本,而香菇是典型的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它的交配型受两类(A和B)不亲和性遗传因子所控制,易于测定其单核体的极性.了解单核体的性和交配型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材料与方法(一)孢子收集和单孢分离选用野生香菇菌株638(由本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作为测定菌株.用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我国现阶段作物施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土壤肥料 1991

摘要: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产品质量和培肥土壤的基本手段。在生产实践中,合理施肥的内容随施肥量的增加,肥料结构的改变和施肥措施的完善而不断发展。某一发展阶段被认为是合理的施肥措施,在另一发展阶段不一定完全合理。例如60年代中期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的花药培养育种技术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绝大多数基因型大麦的花培绿苗率太低,是阻碍花培技术应用于大麦育种的原因。几年采,我们用各种基因型大麦,研究内外因素与其花培绿苗率的关系,从而通过改进培养方法,调整培养基成分,注意供体材料的生理状况,低温预处理,和用绿苗率高基因型杂交法改善某些花培反应差的基因型的培养反应等综合措施,不仅使试验过的绝大多数基因型材料都可分化出绿苗,而且100余个基因型的绿苗频率已达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择性培养基对分离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本文比较了六种培养基的分离效果,认为籍秀琴(1988)报道的棉选1号培养基(B)分离效果最好。棉选1号培养基(B)中各成分对大丽轮枝菌(V.dahliae)微菌核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增加杀菌剂克菌丹、五氯硝基苯浓度或降低培养基 pH 值都会强烈抑制 V.dahliae 的生长,而改变抗细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对 V.dahliae 生长影响不大。我们对棉选1号培养基(B)作了改进,改进后的配方如下:蔗糖5克,K_2HPO_4 1克,NaNO_3 2克,KC10.5克,MgSO_40.5克,FeSO_4 0.01克,蒸馏水1000毫升,克菌丹0.5ppm,PCNB 350ppm,井岗霉素2.5ppm,氯霉素、链霉素、青霉素各250ppm。在这种培养基上细菌很少生长,V.dahliae 菌落呈黑色,稍凸起,杂菌主要为白色的镰刀菌,但对 V.dahliae 计数影响不大。

关键词: 选择性培养基 V.dahliae 生长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策略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上海郊区大白菜霜霉病有二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即10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及11月初。时为大白菜包心初期至中期。此时日平均温度>10℃,<20℃,有利于孢子囊的产生和萌发。在种子的消毒、复合肥料作基肥和局部推行大白菜直播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生物农药抗生素120和化学农药甲霜灵,在霜霉病第一发病高峰前后用药2—3次的综合防治技术,可基本控制霜霉病的危害。1989年在上海大白菜生产基地崇明县示范,推广3000亩,比原习惯防治法降低农药成本26.9%,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0%—67%,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增加产量10.4%—18.2%,新增产值25.5万元。

关键词: 大白菜 霜霉病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及其应用

食用菌 1991

摘要: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低鱼粉全价配合日粮研究

畜牧与兽医 1991

摘要:试验用含鱼粉3%的育雏、育成日粮培育依莎商品代蛋鸡。育雏6周龄结束时平均体重是336.1克,育成到18周龄结束时,平均体重是1268.2克。随后,把鸡群随机地分成A、B、C、D组进入产蛋鸡舍。分别喂较低蛋白质无鱼粉和有3%鱼粉,较高蛋白质无鱼粉和有3%鱼粉的四种配合日粮。四个组的鸡在20周龄时全部开始产蛋,经30周龄的产蛋期观察,四个组饲养日最高产蛋率分别是91.76、81.11、92.13和91.25%。最高周平均饲养日产蛋率分别是82.75、75.56、86.66和87.60%,全期平均饲养日产蛋率分别是66.10、64.06、67.22和75.52%,全期平均蛋重分别是61.99、61.49、61.11和60.85克,料蛋比分别是2.99、2.79、2.95和2.68。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蛋鸡全价配合日粮中含3%鱼粉完全可以养好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