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水份对香菇孢子萌发的影响

食用菌 1991

摘要:水份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为了探讨水份对香菇孢子萌发的影响和提高香菇孢子萌发率,本文用浸水法作了试验.(一)供试材料香菇菌株8001新鲜孢子和4℃冰箱中保藏100天的孢子,孢子收集为常规钟罩法收集,收集孢子种菇均为八至九成熟.香菇孢子萌发培养基为蛋白胨2克、酵母粉1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粉15克,蒸馏水1000毫升,pH值自然.(二)试验方法分别将两种孢子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并用血球计数板计算孢子数量,稀释后分别于0、8、16、24、32、40、48、56、64小时涂平板,即九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香菇育种中的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该项研究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培育优质高产香菇新菌种获得成功,是生物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一大突破。重要成果内容及达到的技术指标有以下三方面:一在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性状为主的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中,建立了自然性状标记法,克服了以往采用营养缺陷型标记法的局限性,从而推动和加速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应用于食用菌新菌种选育的进程。二是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了香菇8个组合共127个种内融合子、香菇-虎皮香菇的种间融合子32个,其中2个种内融合子香融_1(SLB_1)和香融_2(SLB_2)经过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福兰克林菇厂

世界农业 1991

摘要:美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福兰克林菇厂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附近。1981年建厂,全厂现有资金2300万美元,职工50人(采菇工人28人),蘑菇栽培面积3.34万平方米,1990年产鲜菇12300吨,纯利润15%左右,该菇厂所生产的蘑菇全部鲜销,每天由5部大型冷冻车运往附近各大超级市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少黄瓜番茄化学农药使用量的技术途径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是控制农药残留的途径之一。本研究表明,减少黄瓜、番茄化学农药使用量的技术途径,即黄瓜应用农用抗生素“120”,辅以化学农药,并配合抗(避)病品种“洋泾”和高畦深沟等技术措施综合防治霜霉病,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番茄采用适当提高代森锰锌用药浓度,减少用药次数的新施药技术防治早疫病,可减少化学农药量10%左右。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黄瓜、番茄果实的化学农药残留量均较低。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番茄早疫病 综合防治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种营养米研究改良与开发利用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特种营养米紫黑糯是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和作物资源。在改良与开发我国珍稀稻种特种营养米资源紫糯的同时,全面地研究了它的营养、医疗价值,为我国特种资源紫糯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与条件。 1.利用软x射线辐射育种新方法,育成紫香糯861新品种及SX0864新品系。紫香糯861在保持原亲本的特性基础上,株型矮化,产量提高50%左右,具有色美、味香、质优等优点,已为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新品种。 2.紫香糯861稻米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较普通大米蛋白质含量高,VB_1、VB_2及Fe、Zn元素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具有抗贫血,促进骨髓祖细胞分化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花芽分化与产量结构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采用3—5个不同熟期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于出苗后50天至开花前定期对各级生长锥陆续进行解剖观察,探讨油菜花芽分化的规律,以利于育种和栽培研究。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花芽分化始期可相差25天左右。弱冬性品种先分化,一般为出苗后55天至60天,它们达到花芽分化期的温度要求零度以上的总积温为850—880℃,晚熟品种需1000℃左右。油菜花芽分化的顺序为主茎生长锥—主茎腋芽—分枝腋芽。其中,主茎生长锥上的花芽,是先分化出的花芽依次居下位,随生长锥的不断生长,花芽不断分化即形成花序状;主茎腋芽分化以中部最早,上部次之,下部最晚。临花期,上部腋芽的分化强度基本属于同一水平,由它们发育成有效分枝。在8000—9000株/亩的密度条件下,有1/3分化了的腋芽能发育成有效分枝。抽苔期植株的花原基数相当于单株结角数,单株总的花原基数约半数有效。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芽分化 花原基 分化进程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鹧鸪的引种观察

中国畜牧杂志 1991

摘要:鹧鸪本为野生鸟类,经长期人工驯化现已作为特种经济禽类饲养出现。不论在国内或国外均处开发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我国于1986年首次从美国引进,饲养在广州、上海等地。为探索鹧鸪能否在上海地区发展,特于1987年列题作引种观察。 一、鹧鸪的饲养 1.饲养条件 育雏和育成阶段为地面平养。用保暖伞或红外线灯泡保温,热源中心温度从36℃或37℃起,以后每周降低2℃,1月龄后可视外界温度而施温。室温保持在24℃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与秋番茄耐贮性的关系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用透射电镜观察7个秋番茄品种绿熟果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以(矮黄×402)F_1为试材,分析不同成熟度果实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并测定其呼吸强度。试验表明,果皮角质层厚度、果皮4层细胞排列紧凑与否、厚角组织多少等解剖结构与果实耐贮性有明显关系,可以作为预测耐贮性的一个解剖结构指标;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可以作为预测耐贮性的一个生理指标;不同成熟度果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鉴定绿熟果成熟度的一个生理生化指标。

关键词: 解剖结构 呼吸强度 乙烯释放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秋番茄果实 耐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分析测试实验室定量管理方法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本文运用农业科研管理、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建立了农业分析测试实验室的工作效益、效率和效果等数学模型,旨在完善农业科研实验室的定量管理,提高农业科研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实验室定量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麦醇溶蛋白多肽的多态性研究

遗传学报 1991 SCI CSCD

摘要:对22个省的大麦农家品种487份和3个近缘野生种的10份材料,应用SDS-PAGE、IEF及双向电泳(IEF、SDS-PAGE)进行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B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十分显著。经SDS-PAGE可分出16种带型,归为α、β、γ、ω四组,不同的多肽带型中间也有一些多肽是共有的;(2)5种带型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同种带型的品种分布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各区域品种所具有带型类型的数目虽然不同,但表现出一定的趋向,这种趋向似与大麦进化和生态区域有关;(3)近缘野生大麦的带型有的与农家品种带型相似,有的则相异;但一些农家品种的带型在供试近缘野生种中还未找到与之相近的带型;(4)初步讨论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和作为栽培大麦生态区域划分辅助手段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大麦 醇溶蛋白 多态性 品种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