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如何评定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一直是育种家关注的热点。借鉴国内外的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结合江苏水稻的优质稻米育种特点,建立一套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相比于国家标准GB/T 15682—2008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增加米饭蒸煮记录表、最适加水量试验、对照样品的确定等部分内容,简便了稻米蒸煮设备,提出了更简单的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江苏省近几年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系)进行食味评价,筛选出"南粳46"、"南粳5055"等一批具有较好优良食味的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棉所76在江苏盐城的种植表现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棉花新品种中棉所76在江苏沿海地区的适应性,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在江苏盐城试验示范种植。中棉所76适应性试验设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常规土壤环境),泗

小果型西瓜抗枯萎病材料选育与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Calhoun Gray为抗源,通过杂交、回交与抗病性筛选,选育出3份黄肉小果型西瓜抗枯萎病新材料,其中新材料R-2-1-2果实含糖量一般配合力高,高抗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且抗病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枯萎病 新材料 选育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阶段性涝渍后棉花叶片几个生理指标的恢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阶段涝渍胁迫解除后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恢复,采取池栽试验,分别在盛蕾期(6月24日~7月3日)和花铃期(7月24日~8月2日)对泗棉3号进行渍水处理,比较定型功能期叶片(T1)、迅速伸长期叶片(T2)和平展期叶片(T3)3类在渍水停止时和渍水停止后10 d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在渍水停止后20d内净光合速率和整株叶片的氮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盛蕾期渍水停止后5~10d 3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逐渐达到或超过对照(正常灌水处理),花铃期渍水停止后10~15 d 3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对照水平;盛蕾期和花铃期渍水停止后10 d 3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得到恢复;定型功能期叶片(T1)的叶绿素含量未得到恢复,而迅速伸长期叶片(T2)和平展期叶片(T3)的叶绿素含量则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盛蕾期胁迫解除后整株叶片的含氮量得到恢复,而花铃期仍低于对照;盛蕾期和花铃期胁迫解除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均高于对照,但是盛蕾期在渍水停止后20 d已低于对照,花铃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仍高于对照;棉花植株叶面积在渍水停止时明显降低,胁迫解除后有所增长,但达不到对照植株叶片水平。说明新生叶片在渍水处理后较容易恢复,而定型功能叶恢复难度较大,盛蕾期涝渍胁迫解除后各叶片的恢复能力较花铃期涝渍胁迫解除后各叶片的恢复能力强。

关键词: 棉花 渍水 恢复 叶片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雀稗对海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0、6.8、13.6、20.4、27.2、34 g/L的海盐同1/2Hoagland营养液混合对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artz)进行灌溉处理,研究海雀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海盐浓度的增大,海雀稗叶片中的SOD、P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在海盐浓度6.8 g/L以上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OD和CAT活性在胁迫14 d后基本稳定,POD活性除海盐浓度34 g/L外其他各处理在胁迫21 d后稳定;各海盐浓度处理下海雀稗叶片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海盐浓度为20.4、27.2、34 g/L的处理,叶片MDA含量在胁迫21 d后趋于稳定,其他各处理在胁迫28 d时叶片MDA含量显著低于21 d水平,35 d时又上升并恢复至21 d水平;海盐处理浓度≥20.4 g/L时,游离脯氨酸发生积累,且积累量与海盐浓度成正比。

关键词: 海雀稗 盐胁迫 抗氧化酶 丙二醛 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放线菌Fq24代谢产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株Fq24是从健康番茄植株分离得到的一株植物内生放线菌.为了研究它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萃取、柱层析、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技术对Fq24代谢产物中的杀螨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这些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朱砂叶螨具有较强的触杀和产卵忌避作用.触杀作用的LC50为52.57mg·L-1,产卵忌避作用的ODC50为43.18mg·L-1.经GC-MS分析,流份S11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甲酯,分子式为C17H34O2,是代谢产物中的杀螨活性物质之一.质量浓度为5mg·mL-1的棕榈酸甲酯对雌成螨的24h校正死亡率为78.3%,对雌成螨24h产卵驱避率为81.6%.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Fq24 朱砂叶螨 生物活性 棕榈酸甲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水稻 倒伏指数 茎秆形态性状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和4PU-30缓解草地早熟禾高温胁迫伤害的生理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温危害冷季型草坪草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外源ABA和4PU-30的调节作用,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ts L.cv.Total Eclipse)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其植株中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外源脱落酸(ABA)和4PU-30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42.0±0.5)℃高温胁迫下,幼苗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在高温胁迫初期都有所增加,其后则都明显降低。高温胁迫前用10 mg/L ABA和10 mg/L 4PU-30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冷季型草坪草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减缓高温胁迫下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有效减缓高温胁迫下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GSH、可溶性糖、脯氨酸和AsA含量的降低。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高温伤害 生理作用 脱落酸 4PU-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接受1010 CFUEHEC O157∶H7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将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和佐剂充分乳化后,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共免疫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14 d攻毒1只小鼠EHEC O157∶H7 1010CFU。每次免疫后的14 d通过断尾采血,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攻毒后,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记录死亡数并检测排菌量。ELISA检测结果表明,Tir-Tccp蛋白质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而Intimin诱导产生的IgG抗体升高不明显。攻毒后,各免疫组小鼠均死亡1只,存活14只,存活率为93.3%;对照组小鼠死亡4只,存活6只,存活率为60.0%。免疫组在攻毒后6 d,粪便中检测不到EHEC O157∶H7,对照组在攻毒后13 d仍有较高的排菌量。表明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起到了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减少EHEC O157∶H7在小鼠体内的定殖。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质 Tir-Tccp蛋白质 免疫原性 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株高和穗型有较大差异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抗倒指数与茎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倒品种表现为植株较矮、基部节间短粗、秆壁较厚且充实度较高,开花后,其基部节间的干物质输出速度较快。小麦开花后,重心高度上移,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逐渐下降,品种间抗倒性能存在显著差异,抗倒指数以半矮秆品种宁麦8号和扬麦9号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抗倒指数与株高、穗下节间长、基部第1、2节间长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