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丁羟基甲苯抗猪精子氧化损伤作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在稀释、离心猪精液中添加0.2、0.4、0.8、1.6 mmol/L丁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15℃保存,检验保存35、d后精子TMS、PMI和NAR(%)、测定MDA浓度;确定并选择最佳BHT浓度用于猪精液冷冻保存,检验解冻后TMS、PMI、NAR和Mt-MP(%)、测定MDA浓度。结果显示:BHT显著提高稀释精液、离心精液各项指标百分率(P<0.05),且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BHT最佳浓度分别为0.8、1.6 mmol/L;0.8 mmol/L BHT显著提高冷冻-解冻精液各项指标百分率(P<0.05),且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BHT能通过抑制精子质膜氧化损伤,提高猪精液保存效果。


区域棉花水旱与旱旱轮作水平的卫星遥感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江苏省兴化市棉花的水旱、旱旱以及水旱与旱旱混合轮作水平。根据建立的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棉花混合轮作周期估算模型,对兴化市连续两年棉花与水稻和棉花与其他作物的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兴化市棉花的水旱轮作周期为2.09年,标准差为0.209 5;旱旱轮作周期为3.38年,标准差为0.566 0;混合轮作周期为1.24年,接近极限强度1年。表明兴化市棉花的水旱轮作和旱旱轮作均处于高水平状态,水旱轮作与旱旱轮作互为补充使混合轮作周期更加稳定,棉花的混合轮作周期较单一水旱轮作周期或旱旱轮作周期更能全面反映棉花的轮作水平,水旱与旱旱混合轮作是更有利于兴化市棉花生产的栽培模式。该研究可为大地理区域农作物混合轮作水平及周期的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花水旱轮作 棉花旱旱轮作 棉花混合轮作 卫星遥感 轮作周期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育种和栽培工作中经常要对大量的籽粒进行计数,人工计数既费时又枯燥无味。为实现籽粒计数的自动化,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系统的计数算法共分4步:(1)采集图像,通过去噪、二值化、颗粒化处理,得到颗粒图像集;(2)对颗粒图像进行极限腐蚀,腐蚀后未发生分离的颗粒用以估计单个籽粒,并计算其面积统计值;(3)用统计判别方法判断发生分离的颗粒是否为单个籽粒,否则,合并过分割的颗粒,或标记为可疑籽粒;(4)对可疑籽粒进行人工修正。以小麦籽粒进行30次计数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计数精度在98%以上,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小麦蚜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不同剂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48%~100%,明显好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效果;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77%~99.53%,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相近,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处理;药后14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仍有90.21%~97.20%,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和吡虫啉处理。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推荐用量(制剂用量)为750 mL/hm2,防治适期掌握在小麦齐穗后麦蚜始发期。


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中国家禽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正确使用兽药,重要的一条是要使用敏感的兽药,前提是在用药前要进行病原分离和兽药对病原的敏感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1使用抗生素之前为什么要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是细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存本领,只要药物胁迫存在,细


日本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借鉴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日本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笔者简要回顾了日本水稻育种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日本在水稻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功能性水稻品种选育、转基因水稻研究和饲料稻育种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日本水稻育种研究对江苏省水稻育种工作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