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刈割对NaCl胁迫下枸杞幼苗生物量、总黄酮及K~+、Na~+含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施用NaCl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刈割1次、刈割2次处理及0,0.3,0.6,0.9g/kg4个NaCl胁迫水平(分别以S0、S1、S2和S3表示)对中华枸杞和黑枸杞幼苗生物量、总黄酮及K+和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刈割2次处理中华枸杞与黑枸杞幼苗总生物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刈割1次处理增加0.50~2.33g/盆和0.96~5.20g/盆,且NaCl水平越高,差异越明显;不同刈割措施下,中华枸杞均以S2处理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56~12.8mg/g,黑枸杞在刈割2次和刈割1次时,总黄酮含量分别以S1和S3处理最大,为8.52mg/g,15.8mg/g和9.18mg/g,且刈割2次处理总体有利于中华枸杞和黑枸杞总黄酮的累积;不同刈割措施下,中华枸杞与黑枸杞幼苗K+、Na+含量均以幼叶高于嫩茎,中华枸杞叶、茎中Na+含量以S2处理最高,黑枸杞则以S3处理最高;高浓度NaCl胁迫下(S2与S3处理),枸杞叶中的K+/Na+比值均以中华枸杞小于黑枸杞。

关键词: 刈割 NaCl胁迫 枸杞幼苗 生物量 总黄酮 K+和Na+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虫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现代农药 2015

摘要:主要介绍了植物抗虫性的主要机制和遗传基础,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抗虫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虫性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与展望。

关键词: 植物抗虫性 遗传改良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当前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三种模式,着重分析了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国外大学合作三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高校 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中心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与国外大学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果型早熟无籽西瓜新品种苏梦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苏梦1号是以西瓜品系WF101(四倍体)作母本、W38-4-3-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小果型早熟无籽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在第6~8节;果实圆形,平均单瓜重2.66 kg,果皮绿色,覆深绿色条带;果皮厚7.8 mm,果肉红色,无籽,中心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0%,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0%,每667 m2产量2 669.9 kg,极耐贮运,果实发育期31天,全生育期112天;在江苏省适宜大棚栽培。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品种 苏梦1号 早熟 小果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对石榴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石榴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综述国内外石榴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并综合目前石榴研究中常见的4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各地区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差异,以期为今后开展石榴分子标记研究提供参考和对照,也为石榴种植资源的引进与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石榴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中籼稻新组合镇籼优146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镇籼优146系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利用自育不育系镇籼1A与镇恢4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良(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丰产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4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镇籼优14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镇籼优146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苏北沿海滩涂马齿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沿海滩涂上氮肥运筹对马齿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个氮肥运筹水平对马齿苋产量形成、植株离子分布、光合荧光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马齿苋的鲜菜产量,其中N2(150 kg/hm2)处理与不施氮相比,鲜菜产量提高了46.3%;施用氮肥,马齿苋根、茎、叶中的Na+、K+、Ca2+、Mg2+离子积累量提高,尤其是N3(225 kg/hm2)处理下,Na+比对照增加93.3%;施氮可以显著提高马齿苋光合荧光能力,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以及Fo、Fm、Fv/Fo在N2、N3水平下显著增加;施氮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氮、碳含量以及土壤全氮含量在N2(150 kg/hm2)水平下分别比对照增加74.5%、61.7%、44.4%。

关键词: 沿海滩涂 马齿苋 氮肥 产量 叶绿素荧光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营养粉作为组合主食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性研究探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介绍了组合主食的含义以及重要性,以蚕豆营养粉为例阐述了组合主食的方法,以及蚕豆营养粉主要的营养价值:蚕豆营养粉相比较不同单一的面粉不但营养有所提高,而且在主食加工制作方面也不受影响,加工的馒头、面条更具特色。并进一步探讨了蚕豆营养粉作为组合主食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

关键词: 蚕豆营养粉 组合主食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的碳氮效应及其循环特征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稻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氮吸收转化对全球碳氮循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由于鸭在稻田营养和时空生态位的添加,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更趋于复杂化、稳定性和可控性。在概述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的基础上,阐明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的固碳效益和氮素利用效率,对稻鸭共作生态系统的碳氮代谢及高效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碳氮循环特征 氮素利用 生态系统 固碳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人才联系人制度的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人才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才管理工作,是每个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建立人才联系人制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从事人才管理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首先介绍了人才联系人制度建立的方法步骤,包括联系人管理制度、联系人队伍建设、考核、评比和奖励机制等,并总结了联系人制度的成效,最后从制度长效性、联系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人才 联系人制度 方法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