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鸢乌贼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法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用酶,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为自变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设计模型,经修正后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0.66%(w/w),液料比为10.2(v/w),酶解时间为380 min,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9.80%,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另外,氨基酸分析表明与鸢乌贼蛋白相比,优化后的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至原蛋白的2.2倍,蛋氨酸、色氨酸等抗氧化性氨基酸分别提高至7.2、25.6倍。

关键词: 鸢乌贼 酶解 响应面法 抗氧化肽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吕泗渔场沿岸海域的虾类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吕泗渔场及附近海域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水团、水深和水文等环境因素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5和9月,虾类重量密度为24.21和2.19kg·km-2,尾数密度为12.68×103和1.30×103ind·km-2。2个季节虾类资源密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呈相同的规律,都是外部水域高于沿岸水域。5月,虾类主要优势种由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uponicus)构成,其中葛氏长臂虾对尾数和重量的贡献率较大,为5月最重要的优势种;9月,虾类优势种由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构成,其中哈氏仿对虾对尾数贡献率最大,对重量贡献率较大,为9月最重要的优势种。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虾类资源的密度、温度、盐度及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调查海域虾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数量的变化主要来自优势种的贡献;虾类资源密度季节变化特征与调查海域底温呈显著负相关;特殊的沙棘潮沟地形与虾类密度平面分布关系明显,较深的潮沟往往是虾类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本研究对于认识吕泗渔场沿海虾类资源动态变化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掌握该海域渔场渔汛及虾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吕泗渔场 虾类 优势种 资源密度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越北部湾捕捞力量变化问题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6

摘要:论文系统介绍了北部湾渔业资源特点、《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共同渔区管理机制以及协定生效以来的相互入渔情况,以2004-2012年度中越双方相互入渔安排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年来中越北部湾捕捞力量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部湾 捕捞力量 渔业协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亲和柱净化-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食品中河鲀毒素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免疫亲和柱选择性吸附样品溶液中的河鲀毒素,建立了测定水产食品中河鲀毒素(TTX)的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含1%乙酸的甲醇溶液提取,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再经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进样分析。目标物以TSK-gel Amide-80亲水色谱柱(150 mm×2.0 mm,5μm)分离,乙腈-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检测,溶剂标准曲线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 TTX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kg,定量限为3μg/kg,在3~300μg/kg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73.6%~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7%~10.7%。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消除复杂基质样品中普遍存在的基质抑制效应,操作简便,色谱保留时间稳定,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烤鱼片、风味鱼干等水产食品中河鲀毒素的测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水产品 免疫亲和柱 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物毒素 测定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离岸水产养殖设施装备发展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海洋食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拥有近300万km2的海洋国土面积,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拓展海洋蓝色资源的利用范围,发展离岸养殖,尤其是深远海养殖,缓解粮食安全保障压力,成为今后养殖发展的重点。而这就需要通过采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发展离岸水产养殖设施装备。文章重点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筏式养殖设施装备、网箱养殖设施装备和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国外发展现状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离岸水产养殖 设施装备 发展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标准代谢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均重(0.12±0.01)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在6个盐度(0、4、8、12、16、20)梯度下的标准代谢进行研究。各梯度的水温为(24±0.5)℃、溶解氧为(8.12±0.23)g/m L、p H为7.5±0.18。在不同时间段测量各盐度梯度代谢瓶内溶氧量、CO_2含量及NH_3-N含量,将时间与耗氧率、CO_2排出率及NH_3-N排泄率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仔蟹行为及代谢瓶内氧气含量与时间(h)的回归分析将仔蟹行为可分3个阶段:自由运动阶段[DO>2.33 mg/L]、生存阶段[0.33 mg/L0.05)。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华绒螯蟹仔蟹在高溶氧环境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低溶氧环境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能量供给中的比例随溶氧增加而逐渐增加。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仔蟹 标准代谢 耗氧率 CO2排出率 NH3-N排泄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亚麻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0.3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配制6种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59%、1.10%、1.60%、2.10%和2.50%的实验饲料饲喂卵形鲳鲹,每天饲喂2次,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喂含0.59%和1.10%亚麻酸饲料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组和2.5%组。亚麻酸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肝体比、脏体比、腹脂率、肥满度及其成活率。0.59%组实验鱼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0.13%组和2.50%组。1.1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料中亚麻酸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亚麻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干质量的1.04%。

关键词: 卵形鲳鲹 亚麻酸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O I基因序列的东、黄海区野生与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野生与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大黄鱼8个野生群体及6个养殖群体共336个样本的线粒体CO 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实验最终获得序列片段长621 bp,总变异位点38个,简约信息位点23个,单变异位点15个,其中野生群体包含38个变异位点,占总变异的100%,养殖群体包含8个变异位点,占总变异的21.05%。在所有样本中共检测出单倍型34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58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94,野生及养殖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14~0.952、0.000~0.581。大黄鱼养殖与野生两个组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4982,占总变异的4.98%,差异极显著(P<0.01),组群间群体间的变异占1.46%(P>0.05),群体内的变异占93.56%(P<0.01)。以上结果表明,大黄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野生群体,两者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养殖群体间或野生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而养殖与野生两大组群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此外,通过对群体遗传结构及进化树的分析表明,东、黄海大黄鱼应属于同一地理种群,但两者间存在较低程度的遗传分化现象,黄海的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东海群体。本研究可为大黄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黄鱼 CO I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传入风险评估

中国动物检疫 2016

摘要: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自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在全球多个国家传播流行,给鲤鱼及锦鲤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是鲤鱼养殖和贸易大国,KHVD严重威胁着我国鲤鱼的健康养殖。本文分析了KHVD在全球的流行分布情况和不同地区的病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病毒跨界传播的风险,预测了KHVD的流行形势,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为我国KHVD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疫病预警 风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渔业现代化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使用效率、降低开发成本,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原型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及性能测试。通过对运动控制系统的简化和采用非接触式换向的水面行走机构,使得来回行走更加灵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当光照度为17 000 Lx,转速可达到34 r/min。光照度越强,叶轮转动越快,其增氧效率也越高。在输入电压24 V时,选用8.2 kΩ和2 kΩ电阻进行分压,可以使控制电压达到4.7 V。对光敏传感器进行的优化结果表明,选用4.2 kΩ光敏阻值,在低光照强度下能够达到最低20 r/min的转速要求,遥控距离可达到45 m,平均运行时间可达6 h/d左右。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单元模块,以及更加便捷的水面行走机构,不仅实现了原型机的全部控制要求,还降低了材料成本费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增氧机性能稳定可靠,适于在池塘养殖中推广。

关键词: 太阳能 增氧机 水面行走机构 光敏传感器 池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