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围填海对珠江口南沙湿地资源与生物资源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89、1994、2004和2014年陆地卫星遥感资料,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GIS数字化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珠江口南沙湿地围填海开发进程,并通过对2002—2003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期10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围填海对南沙周围水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时相南沙湿地海岸线长度分别为213.6 km、230.0 km、232.5 km和248.6 km。1989—1994年、1994—2004年和2004—2014年海岸线长度年增加幅度分别为3.28 km/a、0.25 km/a和1.61 km/a,海岸线向海推进最大距离分别为4900 m、1700 m和7700 m。(2)1989—2014年南沙湿地因围填海增加面积约46.3km~2,增加幅度最大的阶段为1989—199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40.60%;其次是2004—201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34.99%;1994—2004年围填海占用的滩涂面积最小(24.41%),南沙万顷沙和龙穴岛的围填海活动最为剧烈。(3)近10年来,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和头足类等生物资源种类分别减少了60.34%、73.21%、26.67%、79.78%和50.00%,栖息密度分别减少58.49%、12.38%、79.96%、78.78%和66.79%,生物量分别减少了82.16%、73.23%、15.83%、70.49%和62.43%。甲壳类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分别减少了13.33%和69.85%,但生物量增加了114.20%。(4)浮游动物多性性指数增加了10.24%,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多样性指数分别减少了71.10%、91.82%、18.18%、66.90%和73.68%,优势种更替显著。可见,南沙湿地围填海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类型和长度,占用了湿地资源,同时也对周边水域的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珠江口 南沙湿地 围填海 生物资源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整合子相关元件多重PCR检测技术建立及其在弧菌中应用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1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1、4类超级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转座酶基因ISCR1的序列,应用Primer Plex 2.61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改变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对多重PCR体系进行了优化。此后,评价了所建立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于222株海水养殖源弧菌中3种整合子相关元件的检测。结果显示,设计的3对引物能分别单独且特异性地扩增出569 bp、430 bp和651 bp的目的条带;当int1、intSXT和ISCR13对引物(10 pmol/μL)的体积依次为0.3μL、0.6μL和0.6μL,退火温度为50℃时,多重PCR体系能特异性地扩增出3个条带清晰、区分度良好的目的条带,方法的灵敏度达到0.02 ng/μL弧菌基因组模板DNA;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22株临床分离弧菌进行3种整合子元件检测得到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单引物检测结果一致。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多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Int1、SXT和ISCR1,适用于整合子相关元件流行监测及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研究。

关键词: 多重PCR 整合子 SXT ISCR1 弧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长薄鳅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评估

动物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为长江上游特有种,由于过度捕捞和大坝建设,其种群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为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该物种的种群动态,利用2007~2009年三峡库区以上江津江段的渔获量和体长频率数据评估了其生长和死亡参数、资源量及资源利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长薄鳅体长范围为76~480 mm,体重范围为5~2 002 g,平均体长为(158.7±54.8)mm,平均体重为(72.4±148.8)g。优势体长组为90~210 mm,约占总数的77.9%(n=277)。长薄鳅体长(L,单位mm)与体重(W,单位g)幂函数关系为:W=7.28×10﹣6L3.09(R~2=0.95,P<0.01,n=277)。由体长频率法拟合出长薄鳅渐近体长(L_∞)为555 mm,生长系数(k)为0.17/a。由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其自然死亡系数(M)为0.37。由长度转渔获物曲线估算出其总死亡系数(Z)为1.23。江津江段长薄鳅资源开发率为0.70,超过了其资源最大开发率0.43,表明其资源已过度开发。由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估算出江津江段2007、2008和2009年长薄鳅年资源量分别为2 544尾/km(0.75 t/km)、2 405尾/km(0.42 t/km)和7 245尾/km(1.63 t/km),平均4 065尾/km(0.93 t/km)。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记录到了长薄鳅的最大个体(体长480 mm);本研究估算的长薄鳅总死亡系数和资源开发率较高,可能与江津江段的捕捞强度较高有关。建议加强长薄鳅种群动态长期监测,采取禁渔、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促进资源恢复。

关键词: 种群参数 生长 死亡 种群数量 资源评估 长薄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主要养殖贝类体微量元素含量及其风险分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6

摘要:对广东省主要养殖贝类牡蛎和蛤仔体微量元素Cu、Cd、Pb、Zn、Cr、Ni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贝类体内脏团对贝类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对牡蛎和蛤仔的膳食暴露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蛤仔体内Cu、Zn含量远远高于其他4种元素的含量,而牡蛎体Cu、Zn、Cd的含量远远高于Pb、Cr、Ni的含量。蛤仔去除内脏团后,Cd、Cu、Cr、Ni含量比含内脏团略有降低,牡蛎体去除内脏团后,Pb、Ni含量比含内脏团略有降低,其余元素的含量变化很小。牡蛎和蛤仔体微量元素的膳食暴露量结果表明,蛤仔体Cd、Cr、Ni的膳食暴露量低,处于安全范围。牡蛎体Cr、Ni的暴露量低,处于安全范围内。牡蛎体Cd的膳食暴露量较高,但仍低于JECFA推荐值。牡蛎和蛤仔体内Pb的膳食暴露量虽然低,也需要尽可能减少其含量,降低暴露量。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贝类产品质量、保障消费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贝类 牡蛎 蛤仔 微量元素 风险分析 膳食暴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参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海参清洗、除脏与蒸煮加工的研究背景,介绍国内外海参加工技术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描述机械化加工技术如滑道筛分、气泡清洗、机械刺激除脏、连续式蒸煮及挤压整形的性能及配套装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就企业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海参 机械化 清洗 除脏 蒸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海洋红酵母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配制6组饲料,分别为对照组、添加1 g·kg~(-1)、2 g·kg~(-1)、3 g·kg~(-1)、4 g·kg~(-1)和5 g·kg~(-1)的海洋红酵母组,投喂初始均质量为(5.22±0.01)g的尼罗罗非鱼,实验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 g·kg~(-1)和4 g·kg~(-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1 g·kg~(-1)、3 g·kg~(-1)和5 g·kg~(-1)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 g·kg~(-1)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 g·kg~(-1)和2 g·kg~(-1)组(P<0.05),1 g·kg~(-1)、3 g·kg~(-1)和5 g·kg~(-1)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 g·kg~(-1)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 g·kg~(-1)、4 g·kg~(-1)和5 g·kg~(-1)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2 g·kg~(-1)和3 g·kg~(-1)组前肠和中肠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脏溶菌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尼罗罗非鱼幼鱼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海洋红酵母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建议添加量为2~3 g·kg~(-1)。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海洋红酵母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免疫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多环芳烃(PAHs)对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分别比较研究了多环芳烃中的3环菲(Phe)、4环芘(Py)、5环苯并芘(Bap)单一暴露和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对其胚胎中的细胞色素酶(EROD)活性、发育畸形(以心脏畸形为准)、孵化率和早期仔鱼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Bap、Py的浓度与EROD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比Phe明显,3种PAHs对条纹锯鮨胚胎中EROD活性的诱导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Bap、Py、Phe,其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各物质的最高浓度组,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857.52%、514.21%、280.50%;在ANF影响下,EROD的活性诱导被抑制,最高浓度组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89.27%、278.55%、195.40%。(2)综合考虑孵化率、畸形指数和早期仔鱼死亡率等指标,3种PAHs对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ap、Py、Phe,3种物质的浓度与受精卵的孵化率呈明显负相关,与畸形指数和仔鱼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在ANF影响下,Bap和Py处理组的毒性效应得到明显抑制,Phe与ANF联合暴露处理组的毒性效应与单一暴露处理相比无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3种PAHs对条纹锯鮨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Phe为非特异性麻醉毒性机制,Bap和Py可能通过AHR途径和CYP1 A活性诱导两种机制共同作用。

关键词: 条纹锯鮨 多环芳烃 胚胎 仔鱼 毒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大肠杆菌制备珍珠贝源抗氧化肽发酵条件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前期构建的产抗氧化肽重组工程菌株DE3-p EGX6p-1-PFMAP制备珍珠贝源抗氧化肽的制备效率,通过摇瓶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包括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培养基、摇床转速和接种量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优化50 L发酵罐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摇瓶和50 L发酵罐最佳发酵条件一致,均为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4 h、IPTG浓度0.2 mmol/L、培养基p H7、摇床转速220 r/min和接种量5%(v/v)。该工艺操作方便、过程简单、时间短,能高效制备出目的蛋白,为珠母贝源抗氧化肽的下一步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珍珠贝源抗氧化肽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 CSCD

摘要:为方便监测和调节罗非鱼养殖水域的水质参数,设计了基于物联网(Io T)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前端传感器检测水体相关物理参数,通过采集单元的通信网络发送到智能水质监控单元,智能监控单元可以对增氧机、循环水泵及物料投放机等进行自动控制。同时,智能监控单元通过以太网或无线公用网络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服务中心。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计算机实时了解水质信息,也可以通过监控软件下发命令,控制现场设备,实现对水质参数的手动调节。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成本经济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生产活动。

关键词: 物联网 水产养殖 水质监控 罗非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标准的考量

河北渔业 2016

摘要:为促进我国渔业发展,增加水产从业者收入,对我国不同地区46个渔业园区,从园区规模、设施配备、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综合分析了各个园区建设状况,归纳总结出了园区建设具体标准,以期为未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标准的订立提供数据积累。

关键词: 现代渔业园区 建设规模 设施配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