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氧含量水平对密闭系统中贮藏鲜人参呼吸作用影响

北方园艺 1990

摘要:利用气调技术贮藏鲜人参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报导。但决定其气调贮藏指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低和最高忍耐点的研究尚未见报导。结合小包装、限气人参保鲜试验工作,我们研究了氧水平对密闭系统中贮藏鲜人参呼吸作用的影响,为有效地实施鲜参气调贮藏工作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中国大豆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低,除受品种本身内在遗传基因控制外,还受生态区域环境因素(如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的影响。凡是环境条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时,脂肪含量则相应减少;反之,环境条件有利于脂肪形成,脂肪含量增加时,蛋白质含量相应减少。 根据研究结果,初步将中国大豆品质生态区域划分为五大区,即:1.东北大豆生态区;2.黄淮海流域大豆生态区;3.长江流域大豆生态区;4.南方秋、春大豆生态区;5.西北干旱大豆生态区。

关键词: 生态区域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孢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吉林23号

吉林农业科学 1990

摘要:吉林23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2年以公交7723—4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以所内选育为主,结合南繁南育以及在我省西部干旱和孢囊线虫病发区进行多年自然鉴定,经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公交8291—2。1990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吉林23号,准予在生产上应用推广。该品种植株高大繁茂,株高一般95—105厘米。主茎发达,有分支;茎秆粗壮,株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的初步分析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根据“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中的生育期资料,分析了东北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的遗传变异,比较了不同结荚习性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生育期结构的区别。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资源的生育期结构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结荚习性的品种生育期结构有很大的差别。无限和亚有限型品种的生育期结构类似,生殖生长期较长,营养生长期相对较短,生育期比(R/V)相对较大。有限型品种的营养生长期较长,生殖生长期较短,生育期比明显小于无限和亚有限型品种。生育期和结荚习性相同的地方和育成品种相比较,育成品种的生殖生长期较长,营养生长期较短,生育期比较大,这种演变趋势在无限和亚有限品种上特别明显。辽、吉 黑三省的无限型育成品种营养生长期分别比地方品种缩短1.4,4.1和5.8天,生殖生长期延长1.1,1.5和1.4天,R/V值提高4.8,11.2和15.4%。吉、黑三省的亚有限有成品种的营养生长期平均较地方品种缩短了3.9和9.9天,生殖生长期延长了2.6和1.8天,生育期比提高了12.5和34.5%。有限型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演变方向不明显。大豆育成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演变是长期产量选择的间接效应。自觉地对生育期结构进行定向选择,有可能提高大豆产量的选择效率。

关键词: 生育期结构 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 生育期比(R/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份及地点对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1990

摘要:利用1987—1989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中5个地点种植的4个大豆品种(系)品质化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份及不同栽培地点对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年份及地点的影响显著、年份与地点综合效应所致大豆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X±1.586%、X±0.706%和X±1.156%;其中地点效应大于年份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穗醋栗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

北方园艺 1990

摘要:在种质资源性状鉴定评价工作中,认识到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很重要,而且全国应有统一格式。1987年12月中国园艺学会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果树种质资源讨论会上,确定编写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调查标准。并决定按计算机编码程序进行,以便将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杂种后代的遗传变异研究——Ⅰ.F_1和F_2代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1990

摘要:本文应用亲本、Fl、F2资料,估算了F_1杂种优势,F_1自交衰退和世代间及F_2代各性状同的相关。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性状具有较强的高亲优势,证明谷子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是可行的。F_2代各性状均有衰退表明,优势不能连续保持。双亲性状表现,可以预测F_1、F_2代性状优劣。同一世代各组合性状间相关程度因杂交组合而异,但趋势范一致的。单株产量与穗长、千粒重、穗粒数关系密切,千粒重与穗粒数、码数呈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吉林省栽培的两个黑穗醋栗品种

吉林农业科学 1990

摘要: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通称黑加伦,俗称黑豆)是虎耳草科、茶(?)子属的一种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是制成饮料和糖果等食品的极好原料。黑穗醋栗含有很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一般每百克鲜果中含Vc150毫克左右。含有人体所必需8种氨基酸的7种。还含有婴儿(初生—6个月)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组氨酸。另外黑穗醋栗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如铜、锌、铁、钾、钠、钙、镁和磷等。有些资料报道,我国儿童缺锌是普遍的,缺锌的主要原因是锌的摄入量不足和利用率差,因此多食些黑穗醋栗加工品是大有益处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的变化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许多作者联系作物的抗性研究超氧物歧化酶(SOD),均认为SOD在控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膜系统伤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SOD在生理意义上属植物保护酶系统。有的学者研究表明,SOD活性与氧抑光合作用有关。近年来,人们在大豆SOD种类、结构、特性,SOD与大豆衰老的关系SOD在大豆细胞内及不同层次叶片和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钼素营养的调查研究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测定11个功能叶片含钼量在0.15—1.30ppm,84个土壤有效钼含量在0.01—2.87ppm,41个子实钼含量0.10—12.15ppm。在中部中性、东部酸性土壤上有效钼0.30ppm以下,种子含钼2.30ppm以下钼酸铵拌种有效,高含量时无效甚至减产,种子拌钼能提高子实钼的含量。西部石灰性土壤、子实含钼量均较低,钽钼酸铵拌种效果不稳定,种子拌钼不能提高子实钼的含量,用含钼较高2.06ppm以上大豆种子比用0.53—0.90ppm的种子增产5.5—23.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