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短乳杆菌发酵生产尿苷磷酸化酶条件的优化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短乳杆菌产尿苷磷酸化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促进尿苷磷酸化酶合成的4个较为重要的有效因子:葡萄糖(P=0.002)、酵母粉(P=0.054)、磷酸根(P=0.059)和尿苷(P=0.001);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NaCl 5g/L、葡萄糖18.30g/L、酵母粉15.71g/L、蛋白胨15g/L、磷酸根3.99g/L、肌苷20mmol/L、尿苷21.38mmol/L、初始pH8.0、摇床转速110r/min、发酵温度32℃、培养时间14h、接种量1.0%。在此优化条件下,短乳杆菌产尿苷磷酸化酶能力达到1.325U/mg,较优化前(0.883U/mg)提高了50.0%。

关键词: 短乳杆菌 尿苷磷酸化酶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鲢IGFBP-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分析低氧胁迫下该基因在鲢肝脏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RACE)扩增鲢IGFBP-1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半定量RT-PCR法对鲢肌肉、心脏、脑、肾脏、肝脏、腮和脾等组织器官IGFBP-1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急性低氧胁迫0,2,4,6,8,10和12h后鲢肝脏组织中IGFBP-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鲢IGFBP-1全长cDNA为1 081bp,具有73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789bp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以及219bp的3′UTR,编码含26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RT-PCR结果表明,IGFBP-1在肌肉、心脏、脑、肾脏、肝脏、腮和脾等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心脏和肌肉次之,在脑中的表达量最低;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在低氧胁迫6h时,IGFBP-1cDN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增高,随后略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未进行低氧胁迫处理组。【结论】克隆得到鲢IG-FBP-1全长cDNA,该基因在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鲢肝脏中IGFBP-1mRNA表达量升高,达最大值后继续低氧胁迫其表达量略有降低。

关键词: 白鲢 低氧 IGFBP-1 RACE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海参繁育及增养殖研究现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视为海珍奇品。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海参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海参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海参养殖成为了海水养殖的新兴支柱产业,热带海参的养殖研究将是今后海水养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最主要的海参养殖品种为刺参。主要对热带海参繁育及增养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热带海参种苗繁育、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带海参 繁育 增养殖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北极真菌Penicillium sp.C-5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13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自北极Ny-lesund地区径流沉积物中的1株真菌Penicilliumsp.C-5的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1 H-NMR和13 C-NMR等波谱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得两个化合物,经鉴定为BE-31405和sordaricin。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北极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北极真菌 抗真菌活性 天然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海洋与湖沼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全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369)较大,间接作用(0.259)最小;体高、尾柄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28,0.145)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周长1的间接作用(0.363,0.296)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950,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周长1、体高、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2154.095+42.072x1+33.936x2+72.687x3+50.538x4。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大莲湖生态修复区富营养化评价及氮磷平衡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营养状态下卡森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上海市大莲湖生态修复区的富营养状况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水体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大莲湖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的输入输出状况为:氮输入总量2 174kg/a,约占总量的92%;磷输入总量466.27kg/a,约占总量的97%;氮磷的主要来源为上游外源水;氮磷输出量分别为1 963和352.1kg/a,截留率分别为9%和24%。因此,大莲湖生态修复区内水质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各项水质指标要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还需要控制上游水源的污染物入湖负荷。

关键词: 生态修复区 富营养化 氮磷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湘西盲高原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取自湖南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乌龙山3个不同洞穴的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群体82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和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湘西盲高原鳅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片段长1 140 bp,D-loop序列片段长934 bp,在D-loop中发现6个多态位点且均为单一变异位点,D-loop序列中检测到7个单倍体,其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在0.083至0.282之间,其核苷酸多样性(pi)指数范围为0.000 09~0.000 32。3个采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全部样本的Cytb序列均一致,不存在变异,4种碱基T、C、A、G含量分别是28.3%、28.6%、28.1%、15.0%,AT含量较高。D-loop的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湘西盲高原鳅遗传变异系数F ST=-0.008 9,总遗传变异中,各年度种群内变异为100.89%,年度种群间变异为-0.89%,变异主要来自年度种群内部。

关键词: 湘西盲高原鳅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无机锑

分析试验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无机锑的提取条件、常见金属元素对锑测定的干扰、不同掩蔽剂掩蔽效果以及不同还原剂还原效率。最后通过仪器条件、掩蔽剂和还原剂的优化,建立了一种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水产品中无机锑的方法。在0~20 ng/mL范围内,方法对锑的检测,线性范围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无机锑检出限为0.450μg/Kg。以草鱼、鲫鱼、南美白对虾、牡蛎、梭子蟹为空白样,加入Sb3+、Sb5+质量浓度分别为62.5、125、500 ng/kg,每个质量浓度进行6次平行测定,无机锑回收率介于94.1%~98.7%,RSD<2.1%。

关键词: 原子荧光 水产品 无机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体长和体重遗传力的估计

海洋与湖沼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28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30日龄和50日龄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长和体重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脊尾白虾30日龄和50日龄体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14—0.35和0.07—0.31之间,脊尾白虾30日龄和5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12—0.23和0.14—0.33之间;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说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父本效应。经过t检验,父系半同胞、母系半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基于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是对脊尾白虾两个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本研究结果表明脊尾白虾体长和体重性状属于中度遗传力,选择育种对于脊尾白虾早期生长的改良具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 脊尾白虾 体长 体重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鳞四指马(鱼友)耳石形态特征的观察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0年2月~2012年5月从江苏启东、福建东山、海南海口、广东湛江和台湾沿海海域采集到的192 ind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标本,取3对耳石,并以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面积、周长、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密度等指标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研究多鳞四指马(鱼友)的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都有基叶和翼叶,中央听沟明显,前缘开阔,后缘窄且闭合。矢耳石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生长变化明显,叉长较短的样品,耳石呈瓜子状,边缘规则;叉长较长的样品,矢耳石呈狭长叶片状,边缘有较多波浪形突起。矢耳石形态特征比较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在形态上更接近鲈形目鱼类耳石形态,这支持将多鳞四指马(鱼友)归为鲈形目鱼类。矢耳石平均密度为0.80 mg·mm-3,平均矩形趋近率为0.70,成形系数为0.58,耳石长是叉长的2.82%~3.42%,重量占体重的0.06‰~0.59‰。矢耳石度量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其叉长、体重的变异系数,矢耳石形态的稳定性高于其身体形态的稳定性。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与叉长呈显著相关,耳石长与宽符合幂函数关系。密度、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耳石长占叉长比、耳石重占体重比等参数可以作为表征参数,来衡量多鳞四指马(鱼友)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多鳞四指马(鱼友) 耳石 形态特征 度量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