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潜隐花叶类病毒花叶分离物的分子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子萌

作者: 张子萌;卢美光;杨丽娟;李世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桃花叶;序列;分子特征;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59-2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 PLMVd)是桃树上的重要类病毒。PLMVd侵染桃树后会引起花叶、黄化和白化等不同的叶片症状。目前,PLMVd侵染引发花叶的机制不明。本文克隆了来自我国田间油桃样品的花叶(M)分离物和无症状(N)分离物的86条PLMVd全长序列,大小为336~338 nt。用DnaSP 5.0对克隆的序列进行分析,获得31条单体型(变体)序列,来自M分离物的单体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较低为0.79,N分离物较高为0.90。与无症状的N分离物序列相比,M分离物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全序列的五个核苷酸区,来自M分离物的MY1单体型序列为优势序列,与少数其他序列变体聚在系统发育树的Group I,并与已报道的典型白化P1.148分离物序列相似性为89.4%。通过PLMVd侵染性克隆和基因合成的构建、接种方法的比较,构建了有侵染性的PLMVd二倍体和有效接种技术。构建的PLMVd MY1二倍体cDNA质粒,通过强化茎切接种法接种,能系统侵染山毛桃并表现典型的花叶症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LMVd引发花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6.621.1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病原鳗弧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陈吉祥,李彩风,颜显辉,李筠,池政豪,薛学温,王印庚. 2005

[2]同时检测樱桃绿环斑驳病毒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二聚cRNA 探针制备和应用. 梁颖博,李世访,麦合木提江·米吉提,卢美光. 2016

[3]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及pol基因序列分析. 王璇,潘淑惠,文正常. 2018

[4]清水江鲤鱼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 向燕,朱玲,胡世然,张宗慧. 2013

[5]用RACE技术扩增并克隆牛BMP4基因3′端序列. 刘永斌,王峰,田春英,达赖,荣威恒,郭建平. 2006

[6]rRNA基因ITS区序列分析在粘帚霉属生防菌株种级分类上的应用. 张拥华,李世东,谢丙炎. 2007

[7]葡萄病毒B的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杨相昆,田海燕,牛建新,王林,代永欣. 2010

[8]高等生物着丝粒序列更新与进化的研究进展. 夏薇,杨耀东,肖勇,周丽霞,李静,马子龙. 2014

[9]与烟草曲叶病毒伴随的新型DNA分子鉴定. 谢艳,周雪平,李正和,李桂新,张仲凯. 2002

[10]中国杏自交不亲和花粉特异SFB基因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吴俊,谷超,张绍铃,张树军,宋宏峰,赵习平. 2010

[11]禽流感病毒N8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王馥梅,包红梅,陶启蒙,蔡东东,赵玉辉. 2010

[12]板栗及其近缘种叶绿体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丽莉,胡广隆,苏淑钗,黄武刚. 2015

[13]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结构预测. 刘明智,叶星,田园园,邓国成,马冬梅,白俊杰. 2010

[14]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锡锋,马占鸿,李莉,周广和. 1999

[15]人集成干扰素α的构建及其抗病毒活性验证. 邹万成,陈竞,李沛恒,李乐天,蔡锦顺,金宁一. 2024

[1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刘胜旺,孔宪刚,王玮,高磊,童光志,谷守林. 2001

[17]非编码RNA研究的网络资源新进展. 何鹏,马春森. 2008

[18]牦牛Y染色体PCR扩增产物的克隆和测序. 王栋,杨波,朱化彬,郝海生,易建红,高福才,罗应荣. 2007

[19]闽江流域不同断面大肠杆菌SepA基因序列及耐药性分析. 陈彬,郑斯平,黄文文,郑伟文. 2011

[20]对虾病原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叶军,孔杰,刘萍,张岩,杨丛海,徐怀恕.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