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仁化白毛红茶香气组成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秋霜

作者: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仁化白毛红茶;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质联用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14 期

页码: 116-119+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以广东地方特色茶树品种——"仁化白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红茶之主要香气物质并确定其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研究鉴定了3个红茶产品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出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仁化白毛茶树品种红茶的"主导香气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壬醛、橙花醇、氧化芳樟醇,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的27.78%、9.85%、7.99%、7.42%和6.84%。仁化白毛红茶的"花果香物质"(如芳樟醇、橙花醇、壬醛等)高于斯里兰卡乌瓦红茶(CK3)而低于英红九号(CK1),而"芳香油物质"则低于CK3但高于CK1,这可能是其在感官品质上既具有CK1鲜爽而浓郁的甜香,又具有CK3比较细锐持久的香气之原因。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广东单丛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王秋霜,乔小燕,操君喜,方华春,陈栋. 2015

[2]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3]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陈栋,许勇泉,尹军峰,黄国资. 2012

[4]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5]酵母菌株对桑椹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孙玉霞,史红梅,蒋锡龙,魏彦锋,王咏梅,杨立英. 2013

[6]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王秋霜,陈栋. 2012

[7]斯里兰卡五大区域红茶香气物质的HS-SPME/GC-MS研究. 王秋霜,乔小燕,吴华玲,操君喜,陈栋. 2016

[8]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3

[9]枇杷品种香甜和解放钟及两者杂交子代优系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蒋际谋,胡文舜,许奇志,陈秀萍,邓朝军,姜帆,郑少泉. 2014

[10]中国名优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3

[11]不同产地红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及分析. . 2017

[12]半干型荔枝干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郭际,肖维强. 2009

[13]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14]不同萃取方法提取青稞老酵馒头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江竑宇,李梁,张文会,罗章,刘振东. 2019

[15]辐照对大葱粉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影响. 程安玮,王文亮,徐同成,刘丽娜,李海雷,杜方岭. 2011

[16]SPME-GC-MS分离鉴定山核桃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周拥军,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穆宏磊. 2012

[17]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绿茶和白茶香气物质. 王丽丽,张应根,杨军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18]大葱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程安玮,王文亮,淘海腾,徐同成,刘丽娜,杜方岭. 2011

[19]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枇杷果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解析. 林晓姿,魏巍,何志刚,梁璋成,李维新,任香芸. 2015

[20]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芝麻油和芝麻香精的挥发性成分. 秦早,杨冉,高桂园,黄纪念,陈晓岚,屈凌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