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抹茶生产技术及应用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心青
作者: 许心青;胡振长;尹军峰;许勇泉;王俊飞;尹新忠;郑治;李如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抹茶;生产技术;食品加工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26-30
摘要: 对我国抹茶生产、加工技术和跨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我国抹茶产业发展仍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展望抹茶的发展前景。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抹茶栽培研究进展. 姜艳艳. 2016
[2]抹茶的技术与人文分析. 李荣林,李欢,胡振民,万青,杨亦扬,艾仄宜,唐君. 2020
[3]不同粉碎技术对抹茶品质特性的影响. 金寿珍,刘志荣,陈利燕,章剑扬,沈炜. 2019
[4]烘焙类茶食品的研究进展. 宋振硕,杨军国,张磊,林清霞. 2019
[5]碾茶适制品种的筛选. 汪素琴,王卓琴,吕闰强,毛雅琳,汪芳,许勇泉. 2020
[6]抹茶酥性饼干加工技术的研究. 程华平,万娅琼,李翠红,董军. 2011
[7]抹茶蛋黄酥加工工艺研究. 程华平,郑孝和,李翠红,尤逢惠. 2019
[8]乌龙茶做青过程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荣冰,柯玉琴,梁月荣. 2002
[9]肉用乳鸽食品加工技术. 陈启康,沙文锋,吴红,顾拥建. 1999
[10]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的发展与启示. 翁志辉,曾玉荣. 2011
[11]食品加工过程中致病菌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史贤明,施春雷,索标,吴正云. 2011
[12]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果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梁颖,丁莹,张留圈,刘贤金. 2016
[13]基于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梁颖,刘媛,丁莹,焦凌霞,刘贤金. 2016
[14]弘扬哲学思想,开创中国特色健康食品. 赖来展,魏振承,戚本华,赖敬君,黎奋,陈继红. 2011
[15]一种新型营养强化剂——二苯酰硫胺素的研制. 石波,林兴盛,马书宇,梁平. 1996
[16]食品加工对小麦制品中DON含量的影响. 李娜,段晓亮,唐朝晖,沈晗,孙辉. 2014
[17]贵紫系列小麦加工品质分析及应用评价. 崔力勃,任明见,陈军卫,李丽颖,张露,刘文艺. 2014
[18]魔芋加工及其综合利用. 张锐,方伟,苗羽,徐晓婷,马涛. 2010
[19]红枣枣泥蛋糕加工工艺研究. 金锋,王帅. 2010
[20]风险矩阵和流程分析法挖掘小麦粉加工中质量安全追溯信息. 钱建平,宋英卓,王姗姗,吴晓明,罗季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作者: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关键词:绿茶;矿石浸泡水;风味品质;涩味;感官评价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
-
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类型分析
作者:陈鑫宇;李博洋;谢关华;张珍珍;吕逸凡;许勇泉;陈佳;金丹;洪鹏;龙丹;汪洁琼
关键词:大红袍;浸提条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挥发性成分;香气类型
-
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外源酶;红茶;加工;深加工;作用机制
-
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作者:徐艳群;黄静;吴梓青;谭南峰;徐嘉忆;陈佳;叶田;王根女;龙丹;许勇泉;罗自生
关键词:肉桂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羟丙基-β-环糊精;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
-
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作者:郑涵予;高颖;汪芳;陈建新;陈根生;金诗艺;杜琪珍;尹军峰
关键词:灵芝茯茶;冲泡条件;茶汤风味;主成分分析;茶汤成分
-
基于单宁酶处理原料制备的高茶黄素速溶红茶品质分析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叶水心;张梦雪;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单宁酶;红茶;速溶红茶;茶黄素;浸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