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德香
作者: 王德香;李红宇;王树茂;郭春晖;刘文;黄萌;邵广;姜兴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CMT检测;BMT检测;BTB检测;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 现代畜牧科技
ISSN: 2095-9737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4-16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由环境、微生物和牛体三者所构成的连锁反应而发生的,有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在生产中因隐性乳房炎不易察觉而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就防治措施对奶牛场做进一步指导,以提升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对奶牛场意义重大。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酒精阳性乳的防治及利用(下). 刘晓牧,党佩珍,吴乃科. 2003
[2]生命素临床疗效观察. 青克勒达来,宋爱军,李京玉,李凤华. 2009
[3]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刘景喜,史夏斌,靳文仲,季晨,曹学浩,马树纲,周天琪,芦娜. 2018
[4]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乳室分布型研究. 王新华,魏学良,李跃民,白广臣,铁力拜克. 1992
[5]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史慧玲,王建国,王东,孙英峰,池晶晶,张效生,张金龙,王英珍,冯建中,巴图. 2014
[6]乳酶LDH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杨德英,曹随忠,余树民,姚学萍,刘长松,杜立新. 2009
[7]MPO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的研究. 牛国庆,武果桃,任杰. 2019
[8]“乳宁散”对小鼠急性和大鼠亚慢性毒性的试验研究. 王国庆,王旭荣,张凯,张景艳,王学智,孟嘉仁,常瑞祥,杨志强,李建喜. 2013
[9]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桂伟. 2022
[10]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腾龙,郭晨阳,钟华晨,刘嘉琳,宋洁,王丽芳. 2024
[11]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刘景喜,史夏斌,靳文仲,季晨,曹学浩,马树纲,周天琪,芦娜. 2018
[12]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 郁杰,张志常,刘纯传,张礼华,袁永隆,潘虎,侯奕昭,杨玉英,李新圃,李宏胜,方远穆,禹兴珍,周志锋,张富强,魏兰秀,成克文,王惠丰. 1992
[13]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马吉锋,潘忠学,黎玉琼,梁小军. 2009
[14]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杨德英,曹随忠,余树民,刘长松,杜立新. 2009
[15]奶牛子宫内膜炎与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梁小军,王建东,马吉锋,李艳艳,常国新. 2013
[16]乳酶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的研究. 杨德英,姚学萍,曹随忠,余树民,刘长松,杜立新. 2009
[17]蓝环清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梁小军,王建东,李艳艳,马吉锋,宁晓波,常国新. 2012
[18]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杨永新,程广龙,赵辉玲,江喜春,陈胜. 2010
[19]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现状、成因与防制. 戴鼎震,赵永前,王晓丽,董晨红,夏兴霞,蒋兆春,汤春华,徐鹏. 2002
[20]酵母培养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刘大程,程艳,卢德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物理预处理对小麦麸皮-大豆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作者:珠拉吉;王宇;吴红艳;马鑫蕊;姚爽;高海娟;王德香;许英一
关键词:小麦麸皮蛋白;大豆蛋白;超声;微波;功能性质
-
牛呼吸道主要病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江波涛;冯万宇;秦平伟;兰世捷;苗艳;李丹;张蕾;刘雪松;张国华;王欢;李青莹;薛沾枚;王岩;南景东;刘文;陈亮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牛呼吸道病原体四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冯万宇;陈亮;兰世捷;李丹;张蕾;周景明;刘雪松;张国华;王欢;王岩;刘文
关键词: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冠状病毒;四重PCR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成渝地区农业多功能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作者:彭建仿;刘文;刘洋;梅冬
关键词:成渝地区;农业多功能评价;障碍因子;时空演变;熵值法
-
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旺;南景东;张建胜;张备;张国华;刘文;林秀蔚;李伟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作用机理;青贮饲料
-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胡聪聪;李红宇;孙显龙;王童;赵海成;范名宇;张巩亮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氮肥运筹;光合特性;SPAD值;干物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