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和复吸水条件下发菜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差异表达与基因克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文裕

作者: 焦广飞;周有文;游向荣;张亚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菜;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双向电泳;差异表达;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耐旱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11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666-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是一种陆生固氮蓝藻,为探讨其耐旱的分子机理及对极端干旱环境的适应和保护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凝胶图像分析、MALDI-TOF-TOF/MS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发菜过氧化物氧还蛋白(Peroxiredoxin)在持续干燥48 h和复吸水4 h后的差异表达水平,根据鉴定的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已知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性引物克隆该基因,分析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研究其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发菜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在复吸水后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干燥状态下的表达量。根据简并性引物克隆获得长度为639 bp的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HM854286.序列比较分析显示该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随机卷曲构成.将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符合预期的外源重组蛋白(26.5×103),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该外源蛋白为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图10表1参25

分类号: Q945.78

  • 相关文献

[1]差异表达研究方法及其在作物耐旱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符明联,王敬乔,杨清辉,李根泽. 2008

[2]稻谷人工老化后种胚异构天冬氨酸动态监测与总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魏毅东,谢鸿光,刁丽蓉,王进兰,吴方喜,罗曦,何炜,潘丽燕,谢华安,张建福. 2020

[3]日本血吸虫ELAV-like 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张媛媛,许蓉,何川川,李肖纯,程贵凤,郭露,刘金明,李浩,古少鹏,金亚美. 2018

[4]日本血吸虫Wnt受体蛋白Fz5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发育时期虫体的表达差异. 韩琳,苑纯秀,冯新港. 2008

[5]巨桉EgrWRKY70基因克隆和初步表达分析. 姚海荣,曾炳山,范春节,裘珍飞,郭光生,覃伟权,阎伟. 2016

[6]日本血吸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研究. 夏艳勋,林矫矫,赵传壁,陈益,贺桂芬. 2008

[7]中华蜜蜂mab-21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薛菲,吴鹏杰,李雨时,王秀红,国占宝,徐书法,吴杰. 2015

[8]植物基因分离的抑制消减杂交PCR. 任志莹,杨立国,肖军,肇莹,陈珣. 2008

[9]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及研究进展. 谢伟伟,王凭青,杨青川,刘博,李志中. 2005

[10]马铃薯StPGIP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差异表达分析. 吴玉,彭杰椿,郑声皓,易若兰,范斗文,黄雅,萧燕梅,韦荣昌,郑虚,邓英毅. 2025

[11]寄生性蠕虫过氧化物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李永光,付宝权. 2010

[12]不同产地发菜的营养成分分析. 陈海燕,陈伟. 2011

[13]青海和内蒙古发菜土壤化学成分及微生态环境研究. 陈海燕,陈伟,吴畏,沈明. 2013

[14]发菜的人工培养研究. 高新华,吴畏,沈明,陈伟. 2006

[15]NFMG法培养发菜的研究. 高彦仪,郝燕. 1999

[16]发菜研究的回顾. 戴治稼. 1992

[17]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与分子鉴定研究. 陈雪燕,何兵强,谭晴晴,张全芳,汝医. 2018

[18]发菜人工培养的基本思路与研究进展. 高彦仪. 1996

[19]金银花糖基转移酶基因LjUGT71E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徐道华,亓希武,陈吟,于盱,房海灵,梁呈元. 2018

[20]小麦胚乳14-3-3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戴双,李豪圣,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宋健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