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主栽桃品种特征香气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霞

作者: 王霞;李雄伟;杨雪莲;苏明申;杜纪红;周慧娟;张明昊;叶正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果肉颜色;特征香气组分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4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上海地区13 个主栽桃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果肉颜色的桃品种进行17 种香气物质定量分析,并计算各香气物质的香气活力值(OAV)以衡量其对整体香气的贡献程度,分析不同桃品种间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差异,为浓香型桃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 个主栽品种中,'沪蟠1 号'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为 3757.45 μg/kg,其次为晚熟黄桃'锦硕',早熟黄桃'锦春'总含量最低,为 1011.57 μg/kg;11 种香气物质(乙酸顺-3-己烯酯、正己醇、己醛、壬醛、苯甲醛、γ-辛内酯、γ-十内酯、δ-十内酯、γ-十二内酯、芳樟醇、β-紫罗兰酮)的OAV值大于 1,对桃香气表型贡献较大,其中β-紫罗兰酮的OAV值最高,为75.87-868.60;黄肉桃品种酯类、醇醛类物质总含量比白肉桃品种高,内酯类、萜类衍生物总含量较白肉桃低.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利用电子鼻评价桃果实香气. 严娟,蔡志翔,张明昊,徐子媛,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1

[2]122份栽培桃品种(系)黄白肉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鲁振华,沈志军,牛良,潘磊,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2020

[3]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章镇. 2006

[4]不同果肉颜色桃果实发育阶段糖、酸和叶绿素含量变化.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张妤艳. 2010

[5]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罗静,黄玉南,王超,乔成奎,庞涛,方金豹,谢汉忠. 2016

[6]桃果肉颜色性状的SSR标记及其在品种中的验证. 曹珂,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陈昌文,赵佩. 2010

[7]红肉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李国鹏,静玮,袁源,林丽静,赵俊,李积华. 2014

[8]鲜切苹果果肉颜色及酚、酶的变化. 赵锁成,杨巍,和阳,刘晶,王柏松,张素敏,赵新兵. 2011

[9]印度南瓜果皮和果肉颜色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葛宇,李雪,杨晓霞,徐文龙,崔崇士,屈淑平. 2015

[10]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和糖酸含量的变化. 章秋平,李疆,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曹珂,陈昌文,冯义彬. 2008

[11]枇杷黄肉和白肉突变体类胡萝卜素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英文). 孙淑霞,谢红江,陈栋,李靖,涂美艳,江国良. 2013

[12]新西兰的猕猴桃育种. 姚家龙. 1989

[13]不同猕猴桃品种果肉色素含量及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 涂美艳,陈栋,廖明安,李靖,孙淑霞,宋海岩,徐子鸿,刘春阳,江国良. 2022

[14]红肉枇杷和白肉枇杷果实成熟不同阶段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宋海岩,龚荣高,李靖,涂美艳,江国良,孙淑霞,汤浩茹. 2017

[15]柚果肉颜色遗传变异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程莉,杨胜男,朱延松,王旭,赵婉彤,李仁静,李沛,苑忠杰,江东. 2023

[16]甘薯全粉的制作方法. 李春红. 2004

[17]贡柑采收期果肉颜色变化与果实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马培恰,吴文,王平,唐小浪,黄永敬. 2010

[18]若干杏品种果肉色泽与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王玉柱,胡南,刘奇志,杨丽,石宏. 1999

[19]西瓜贮藏保鲜技术. 马燕翔,车凤斌,肖雷,艾尔买克,克里木,胡柏文. 2010

[20]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赵琼玲,金杰,罗会英,韩学琴,邓红山,何璐,沙毓沧,袁理春.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