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爆破预处理对压榨紫苏籽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小峰

作者: 曾小峰;盖智星;颜蜜;杨秋枚;刘大良;曾顺德;高伦江;尹旭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苏籽;蒸汽爆破;品质;风味;香气活性值;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5 年 46 卷 007 期

页码: 257-26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不同蒸汽爆破处理时间(30、45、60 s)对紫苏籽油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紫苏籽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无显著影响,蒸汽爆破预处理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高于空白组(蒸汽爆破处理0 s),但均符合标准要求;随蒸汽爆破处理时间延长,紫苏籽油的L*值降低、b*值显著增加、总酚和总植物甾醇含量显著提高,30、45、60 s时总酚含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95、2.29、2.77倍,植物甾醇总含量分别提高5.36%、6.48%、9.33%,但总生育酚含量和苯并[a]芘含量无显著变化,且苯并[a]芘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蒸汽爆破处理后紫苏籽油的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结合香气活性值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11种关键风味化合物,且挥发性特征风味由单一烃类、酯类为主导转变为以醛类、杂环类风味成分为主导,整体风味由花果油脂清淡香气转变为油脂焙烤香、坚果香。该研究结果可为紫苏籽油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TS225.1

  • 相关文献

[1]GC-MS/GC-O-MS结合PLSR分析新型青稞白酒的关键香气物质. 赵雅惠,廖鹏飞,陈璐,张玉红,王旭亮,靳玉龙,于佳俊,李贺贺,孙金沅. 2024

[2]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3]蒸汽爆破对猪皮冻凝胶体系及其品质的影响. 马相杰,孟少华,赵建生,张德权,黄现青,宋莲军,乔明武,王楠,马燕. 2024

[4]脱胶与脱酸对菜籽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董玲,梁强,黎剑,李浦,朱宇,周琦. 2019

[5]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种植区域地理标志辣椒风味变化研究. 蓬桂华,陈菊,殷勇,李文馨,何建文. 2022

[6]紫果西番莲中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 莫仁甫,廖洁,劳水兵,覃国新. 2018

[7]不同加工方式对糟辣椒风味物质的影响. 张洪礼,王伦兴,吴义华,李正丽,毛建兰,刘芬. 2022

[8]花生饼粕及花生壳烘烤风味分析. 刘云花,胡晖,刘红芝,李军,杨颖,石爱民,刘丽,王强. 2016

[9]热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花生饼风味的影响. 刘云花,王强,胡晖,刘红芝,石爱民,刘丽,李军. 2017

[10]花生饼粕及花生壳烘烤风味分析. 刘云花,胡晖,刘红芝,李军,杨颖,石爱民,刘丽,王强. 2017

[11]FD-GC-O和OAV方法鉴定哈密瓜香气活性成分研究. 庞雪莉,胡小松,廖小军,孙志健,张名位,吴继红. 2012

[12]鲜桃贮藏保鲜技术. 王淑贞. 1997

[13]栽培措施对番茄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任波. 2018

[14]咖啡果茶的制作工艺研究. 何红艳,程金焕,黄家雄,张晓芳,毕晓菲,杨旸,杨阳. 2020

[15]不同干燥条件下福白菊菊花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0

[16]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17]谷物饮料的研究进展. 张瑞,刘敬科,常世敏,刘俊利. 2023

[18]真空浓缩偶联液氮喷雾速冻对荔枝浓缩汁品质的影响. 柳杰,程丽娜,吴继军,余元善,李璐,邹波,傅曼琴,徐玉娟. 2023

[19]枇杷主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蒋际谋,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邓朝军,郑少泉. 2013

[20]宰后僵直和解僵过程羊肉风味品质分析. 肖雄,张德权,李铮,李欣,任驰,Zubair Hussain,刘登勇,侯成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