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国森一号”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学香
作者: 沈学香;王瑞娟;尚晓冬;李玉;周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鲍菇;品种;“国森一号”;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64-65
摘要: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1]。"国森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杏鲍菇工厂化瓶栽需求选育出的杂交新品种(图1)。亲本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长野"和"广杏"。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张桂香. 2004
[2]新几内亚凤仙栽培技术. 李红旭. 2003
[3]番荔枝属果树栽培研究进展. 高爱平,陈业渊,李建国,李绍鹏,邓穗生. 2003
[4]皖麦16号(855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 杨赞林,张少华,金陵,沈正兴,甘斌杰. 1993
[5]冷库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 韦仕岩,郑峰,卢家仕. 2006
[6]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7]内蒙古高原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张向军,王海燕,张小芬. 2012
[8]工厂化袋栽杏鲍菇液体菌种制作与应用. 林金盛,蒋宁,李辉平,侯立娟,曲绍轩,张晓华,马林. 2017
[9]瓶栽杏鲍菇菌种制作技术浅析. 周峰,李正鹏,尚晓冬,宋春艳,李巧珍,谭琦,李玉. 2017
[10]杏鲍菇栽培原辅材料研究. 周峰,李正鹏,尚晓冬,宋春艳,李巧珍,谭琦,李玉. 2017
[11]高品质桑枝杏鲍菇栽培技术. 吴劲轩,夏文银,蒲军,张浩仁,夏川林,王香君,殷浩. 2024
[12]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韦仕岩,郑峰,陈丽新,王灿琴. 2005
[13]拉萨杏鲍菇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熊卫萍,强巴卓嘎,李艳峰,红英,洛桑,白玛旦增,永毛. 2008
[14]杏鲍菇桑枝栽培技术. 刘学锋. 2010
[15]板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马玉敏,张继亮,孙海伟,赵红军,毕杰. 2000
[16]水稻生物学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沈学良,田光蕾,周元昌,王缨. 2020
[17]陆地棉新品种生物学特性与品质特性鉴定分析. 陈耕,赵俊侠. 2019
[18]贵妃红柚的品种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周碧容,易干军,曾继吾,吴元立,黄永红,袁显,莫慧机. 2006
[19]哈密瓜型甜瓜新品种“东方蜜”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严秀琴,倪秀红,马国斌,陈昆松. 2005
[20]抗寒小苹果优异品种生物学研究评价及育种利用. 张连喜.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温控设施栽培龙爪菇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试验
作者:彭传尧;严少妹;林思裕;王圣铕;吴光明;杨彬;蔡盛;王瑞娟;宋春艳
关键词:龙爪菇;温控设施;栽培;培菌时间;开口方式
-
不同日龄非洲鸵鸟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金凤;谢洋;张妍;周峰;兰忠岐;沈爽;罗青平;王家乡;李鹏
关键词:非洲鸵鸟;盲肠;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
-
金针菇Fvpal1基因的RNAi降低PAL酶活及菌丝色素分泌
作者:陆欢;沈玲;刘建雨;尚晓冬;王瑞娟;谭琦;唐桂容
关键词:金针菇;Fvpal1基因;RNA干扰;颜色
-
不同储藏条件对玉米水分迁移规律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怡岑;曹毅;赵旭;路峰;李佳;刘长生;李玉;董梅
关键词:玉米;储藏品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挥发性成分;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
猪肚菇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苗苗;程萱;翟丹丹;姜宁;李巧珍;黄钢;李玉;于海龙
关键词:猪肚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食药用价值;遗传育种
-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作者:谢婷;詹美蓉;严胜泽;罗情情;吴木兰;王圣铕;王爱琴;陆欢;王瑞娟
关键词: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发酵终点;稻草粉;玉米粉
-
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卢雪伟;李晓晖;鲍大鹏;周陈力;陈洪雨;冯占;李贺文;王瑞娟;邵悠然;吴莹莹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单因素试验;响应面;重复性分析;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