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芽茶鲜叶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及内在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青青

作者: 曹青青;陈根生;许勇泉;尹军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金芽;茶叶加工;色泽;色素含量;闷黄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125-1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究黄金芽茶鲜叶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及其内在原因,以期为黄金芽及此类白化茶树品种鲜叶的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以常规茶树品种鸠坑作为对照,分析黄金芽鲜叶在受热加工过程中外观色泽和内在呈色物质含量的变化,采用UPLC法分析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脱镁叶绿素a及脱镁叶绿素b等6种脂溶性色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黄金芽鲜叶杀青后外观颜色由黄变绿,色差a*值由正值(红色)变为负值(绿色),以叶黄素为代表的黄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导致绿色素与黄色素含量比值显著上升,呈现鲜绿色;而后续的闷黄工序可使茶叶外观色泽恢复黄色,原因在于闷黄可使茶叶中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下降,绿色素与黄色素含量比值显著降低,使得闷黄后的成品茶外观色泽和色素含量均与鲜叶更为接近,黄金芽鲜叶的色泽优势由此得以凸显.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不同闷黄工艺对黄茶品质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文帅,安然,李冬利,霍梦恩,孙伶俐,孙世利. 2020

[2]闷黄过程中黄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滑金杰,江用文,袁海波,尹军峰,钟维标,余书平,谢前途. 2015

[3]闷黄对黄茶香气特征及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夏红玲,苗爱清,陈维,胡蝶,乔小燕,马成英. 2023

[4]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夏长杙,冉乾松,杨天根,翟精武,刘亚兵. 2024

[5]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杨春,梁思慧,陈正武,陈娟,李燕,乔大河,郭燕,张小琴. 2023

[6]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2024

[7]叶色特异茶树资源研究进展. 乔大河,陈娟,郭燕,杨春,李燕,陈正武. 2019

[8]杀青方式对秋季黄金芽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禹彤,艾仄宜,李荣林,穆兵,田洋,杨亦扬. 2022

[9]土壤铅和镉胁迫对红花檵木叶片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王妙媛,李达,于晓英. 2012

[10]病害胁迫下棉花叶片色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测研究. 陈兵,李少昆,王克如,王方永,肖春华,潘文超. 2010

[11]病害胁迫下冬小麦冠层叶片色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测研究. 蒋金豹,陈云浩,黄文江. 2007

[12]红叶石楠转色期叶片色彩参数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齐睿,李小红,石博雨,王阳,田耕,白雪,张开明. 2019

[13]低温与弱光对黄瓜色素含量的影响. 阎世江,刘洁,张继宁,司龙亭. 2012

[14]色素万寿菊专用新杂交种色素1号选育与应用. 王平,赵景云,吴志刚,李娜,张玉静,崔玥晗. 2009

[15]不同类型果袋对秋蜜桃1号果实品质形成和果皮色素变化的影响. 姜新,罗瑞鸿,李一伟,阮经宙,刘芸. 2021

[16]色素万寿菊W217花瓣中叶黄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李浦,王平,沈向群. 2012

[17]对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陈娟. 2014

[18]新型立式解块机研制与应用. 滕靖,郑鹏程,龚自明. 2021

[19]乙烯对植物物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琴,陈娟,潘科. 2020

[20]光调控在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成,黄藩,王高熙,黄颖博,葛诗蓓,罗凡.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