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肉中β-咔啉harman和norharman来源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晗

作者: 潘晗;王振宇;郭海涛;倪娜;陈丽;张德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arman;norharman;酱肉;酱油;羊肉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4 期

页码: 3003-30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酱肉中辅助致突物β-咔啉1-甲基-9H-吡啶[3,4-b]吲哚(harman)和9H-吡啶[3,4-b]吲哚(norharman)的来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种酱肉及5种酱油中harman和norharman的含量,并选取其中1种酱油制作酱羊肉,分析酱羊肉中harman和norharman的来源。【结果】6种酱肉及5种酱油中均检测出β-咔啉,其中酱肉中harman含量为3.71—42.32 ng.g-1,norharman含量为2.95—63.97 ng.g-1;酱油中harman含量为111.47—301.30 ng.g-1,norharman含量为74.71—199.27 ng.g-1。在生鲜羊肉中未检测到harman和norharman,而在未添加酱油和调料的水煮空白羊肉中检测到harman和norharman,其含量分别为3.39和4.05 ng.g-1,在加入调料和酱油的羊肉中,harman和norharman含量分别为17.30和12.18 ng.g-1。在酱羊肉制作过程中,羊肉仅水煮产生的harman、norharman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15%、23%;酱油与调料单独水煮后产生的harman、norharman含量分别占58%、46%;羊肉与酱油共同反应生成的harman、norharman所占比例分别为27%、31%。【结论】酱肉和酱油中普遍存在harman和norharman,且酱油中含量更高。酱羊肉中,约有50%的harman和norharman来源于酱油,羊肉成分的热降解及羊肉与酱油共同反应也是harman、norharman的重要来源。

分类号: TS251.7

  • 相关文献

[1]不同前体物对酱肉中β-咔啉norhharman和harman的影响. 潘晗,王振宇,倪娜,刘金凯,刘越,张德权. 2014

[2]肉制品加工过程中harman和norharman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潘晗,王振宇,郭海涛,倪娜,张德权. 2013

[3]湖北省酱油产品生产状况和质量分析. 陶宁丽. 2000

[4]多菌种制曲与发酵在酿造酱油中的应用现状. 张海珍,蒋予箭,陈敏. 2008

[5]营养保健型黑粒小麦酱油的研制. 杨纪红,李文德,褚西宁,孙善澄. 2001

[6]市售酱油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 于寒松,李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任大勇,代伟长,胡耀辉. 2015

[7]米曲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傅力,章运,涂振东,叶凯. 2009

[8]酱油多菌种混合阶梯风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杨钦阶,黄修杰,熊瑞权,黄丽芸,刘志伟. 2011

[9]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陈彬,鲁绯,王夫杰,刘欢,程永强,殷丽君. 2010

[10]外源添加酵母对黑豆酱油品质的影响. 钟小廷,吕杰,易谦武,刘迎涛,李可. 2020

[11]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的测定. . 2008

[12]蘑菇酱油酿造工艺初探. 曾辉. 2010

[13]南极磷虾海鲜酱油的品质评价. 吕传萍,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 2012

[14]转基因作物深加工产品的DNA提取方法研究. 金红,赵昕,王永,程奕. 2006

[15]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陈彬,王夫杰,殷丽君,刘欢,鲁绯. 2010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金海涛,张晓波,任红波,刘峰,马文琼,潘博,陈国锋. 2010

[17]大豆加工品质的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的研究 Ⅱ.豆腐、酱油、毛豆大豆加工原料的筛选. 刘丽君,赵贵兴,高明杰,吴俊江,陈霞. 2004

[18]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微生物酶系研究进展. 史海慧,刘香英,孙洪蕊,范杰英,孟悦,张佳霖,康立宁. 2024

[19]食用酱油中曲霉的检测方法. 王建伟,刘昌来,周艳红,祭芳,徐剑宏,史建荣. 2010

[20]红曲糟固态制曲对米曲霉3.042产孢子及产酶特性影响. 赵燚涛,梁璋成,任香芸,马文静,何志刚,郭京波.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