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邦富

作者: 吴邦富;董绪燕;邓乾春;从仁怀;魏芳;陈洪;吕昕;臧茜茜;黄凤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肉豆蔻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微胶囊;储藏稳定性

期刊名称: 中国食物与营养

ISSN: 1006-9577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9-32

摘要: 目的:肉豆蔻精油因刺激性气味及易挥发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提高肉豆蔻精油的适用性,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肉豆蔻精油微胶囊。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麦芽糊精(OSA/MD)为复合壁材制备微胶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了包埋前后肉豆蔻精油的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并对微胶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和保留率分别达到99. 28%和88. 15%,且40℃时保持稳定。结论: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麦芽糊精(OSA/MD)为复合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好,且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分类号: O657.63`TS202.3

  • 相关文献

[1]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施俊凤,王潇冉,孙常青,王春生. 2013

[2]晚香玉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罗远华,林兵. 2017

[3]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4]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2016

[5]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姚晨阳,葛红,吴华,贾瑞冬,赵鑫,吕英民,杨树华. 2019

[6]不同季节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罗莲凤,赵云雄,刘汉焱,冯红钰,王云仙. 2022

[7]OSG胶束增溶姜黄素在果汁中的热及贮藏稳定性. 高丽,刘嘉,董楠,叶发银,赵国华. 2016

[8]小米脂氧合酶活性与储藏稳定性关系. 刘晶,程璐,张瑞杰,候蕊,韩渊怀,张彬,李红英. 2018

[9]四唑虫酰胺及其代谢物BCS-CQ63359在番茄中的消解规律与储藏稳定性研究. 余苹中,赵尔成,张锦伟,靖俊杰,陈莉,贺敏,陶燕. 2021

[10]赋形剂对冷冻干燥桑葚果粉储藏稳定性的作用. 李昊昕,董楠,罗方武,王诗若,李鑫. 2023

[11]不同工艺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曾晶,王卫飞,陈莹,刘萱,戚穗坚,杨博,王永华. 2023

[12]红曲废渣发酵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张晨,王扬,杨新,潘丹丹,胡文林,时祥柱,陈炳钿,罗春连,倪莉. 2022

[13]沙棘益生菌压片糖果的制备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解双瑜,景秋菊,王志伟,孙波,苏云珊,周宇. 2023

[14]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张春荣,郭钤,孔丽萍,吴园园,林琴,许振岚,赵学平,汤涛. 2023

[15]乳清蛋白与多糖复合凝胶制备微胶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予心,蔡丹,宋秋梅,张晓磊,武岩峰,朴春红,刘景圣,王玉华. 2015

[16]微胶囊陈皮软糖的制备和工艺研究. 张岩,吴继军,徐玉娟. 2012

[17]纳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张杰,葛武鹏,杨希娟,党斌. 2017

[18]沙棘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刘光宪,周巾英,祝水兰,熊慧薇,冯健雄. 2017

[19]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雯婷,崔蕊蕊,庄占兴,左文静,主艳飞,高继跃. 2017

[20]超声法制备肉豆蔻油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周佳君,李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