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羊骨油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金凯

作者: 刘金凯;高远;王振宇;倪娜;张德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羊骨油;氧化;脂肪酸;挥发性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240-245+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氧化及未氧化羊骨油中脂肪酸组成与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羊骨油总体风味的贡献,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氧化后羊骨油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羊骨油中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包括3种饱和脂肪酸和4种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使得羊骨油中亚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羊骨油中反-2-烯醛和反,反-2,4-二烯醛等醛类化合物为主要挥发性物质,氧化后羊骨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了22种,总峰面积是未氧化羊骨油风味物质总面积的4倍以上;亚油酸的氧化产物反-2-壬烯醛是羊骨油氧化后生成的最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总之,氧化羊骨油可以产生大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脂肪香气起到强化作用。

分类号: TS225.22`O657.63

  • 相关文献

[1]氧化羊骨油对羊肉味调味基料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金凯,高远,王振宇,陈丽,张德权,艾启俊. 2014

[2]家庭烹调对鲟鱼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影响. 兰晓芳,阮光锋,范志红,李楠楠,王顺. 2016

[3]温度对阿勒泰羊尾脂氧化初期脂肪酸变化的影响. 李钰,刘成江,李应彪. 2017

[4]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宋菲,王挥,陈卫军,赵松林. 2014

[5]山核桃加工过程脂肪酸氧化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研究. 葛林梅,郜海燕,穆宏磊,陈杭君,王玉良. 2014

[6]低温贮藏条件下阿勒泰羊尾的脂肪氧化. 李钰,刘成江,李应彪. 2017

[7]鲟鱼肉冷藏期间腥味及品质变化. 郝淑贤,刘奇,李来好,林婉玲,魏涯,赵永强,岑剑伟,袁小敏. 2016

[8]不同颜色包装袋对核桃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罗淑芬,马雪梅,胡花丽,陶旭,李鹏霞. 2017

[9]红烧肉加工过程中脂肪降解、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 史笑娜,黄峰,张良,周芳伊,赵志磊. 2017

[10]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比较. 赵玲,胡梦月,曹荣,刘淇,孟凡勇. 2022

[11]红烧肉加工过程中脂肪降解、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 史笑娜,黄峰,张良,周芳伊,赵志磊,张春江,张泓. 2016

[12]不同养殖模式对牦牛背最长肌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杨媛丽,沙坤,孙宝忠,雷元华,张松山,张江,谢鹏. 2020

[13]杏鲍菇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及背最长肌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王吉峰,牛力斌,庄桂玉,李俊. 2020

[14]高氧气调包装肉类研究进展. 秦卫东,贺菊萍,王卫东,高兆建. 2015

[15]油脂加工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郑翠翠,刘军,邹宇晓,施英,廖森泰. 2014

[16]干白雪梨酒的酿造技术. 胡云峰,郭意如,李光普,李喜宏. 2004

[17]复合抗氧化剂对冻肉MPI蛋白凝胶的影响. 潘君慧,康有馀,刘泽龙. 2013

[18]干白雪梨酒的工艺研究. 胡云峰,郭意如,李光普. 2004

[19]羟自由基氧化对高白鲑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影响. 秦军委,雷用东,邱恒恒,郭欣,朱新荣,张建. 2019

[20]外源抗氧化剂α-生育酚在河蟹肌肉脂肪-蛋白质氧化体系中的作用. 刘小莉,彭欢欢,夏秀东,周剑忠,刘源,赵江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