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红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林
作者: 冯林;沈强;何萍;潘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功夫红茶;加工工艺;色素;香气成分
期刊名称: 贵州茶叶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11-16
摘要: 本文对我国各地工夫红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概述,对比了我国不同产区工夫红茶的特点,对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红茶色素及香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工工艺的青豆粉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康志敏,张康逸,朱笑鹏,高玲玲,温青玉,张灿. 2019
[2]不同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分析. 吴玲玲,梁光志,张秀芬,冯红钰,罗莲凤,覃仁源,李子平,莫小燕,刘汉焱. 2021
[3]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对秋季炒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黎娜,唐睿,钟兴刚,黄怀生,陈大海,王敏名,李晋中,张清敏,舒珲,粟本文. 2023
[4]不同闷黄工艺对蒙顶黄芽风味品质的影响. 张厅,刘晓,熊元元,唐晓波,王小萍,马泽强,刘飞,李春华,王云. 2023
[5]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2017
[6]玫瑰茄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叶春勇,梁红,蒋行根,池广友. 2001
[7]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早期形态与色素变化及添加剂对其体色的影响. 陈超,吴雷明,李炎璐,宋振鑫,梁友,翟介明,王鲁,庞尊方. 2014
[8]梨果皮色素种类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于丹,李宝江,李俊才,刘晶. 2008
[9]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及相关因素研究. 唐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 2009
[10]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素分析研究. 罗体英,唐容. 2010
[11]黑玉米资源及其色素的研究与利用. 李余良,胡建广,刘建华. 2008
[12]紫叶矮樱叶片色素性质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吕福梅,沈向,王东生,曲晓玲,李亚蒙. 2005
[13]黔中地区不同品种苹果果皮色素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袁启凤,卢星谕,仲伟敏,宋莎,马玉华. 2015
[14]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黄玉龙,庞中存,陈小风,崔治家,张继. 2009
[15]套袋对油桃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巍,黄品湖,郭秀珠,徐文荣,林绍生. 2014
[16]天然有色棉湿处理色变规律初探. 周文龙,李茂松,陈冬芝,邱新棉. 2002
[17]紫茄子皮色素的纤维素酶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戴晓娟,李超,崔珏,王乃馨. 2013
[18]紫甘薯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彭常安,付严萍,刘永,王庆南,韩永斌. 2012
[19]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玫瑰色素. 李高阳. 2012
[20]套袋对西洋梨表皮蜡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杨雪梅,张元湖,王淑贞,王传增,董庆龙.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关键词:厌氧发酵;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GABA);品质成分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关键词: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
-
洞庭湖区典型稻田玉米水稻轮作下土壤-作物系统对施氮措施的响应
作者:房康睿;龙世平;彭斯文;陈山;廖育林;徐新朋;赵士诚;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玉米水稻轮作;产量;施肥措施;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碳氮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夏秋灵芝菌茶的制备及内含物质分析研究
作者:刘亚兵;戴宇樵;王敏;罗学尹;蒲璐璐;冉乾松;潘科
关键词:灵芝菌;夏秋茶;发酵;品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