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光膜对贝贝南瓜挥发性风味及代谢组学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维海

作者: 邢维海;彭冠;谢秀兰;杨悠悠;陈芳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光膜;贝贝南瓜;挥发性化合物;代谢物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14 卷 010 期

页码: 31-39

摘要: 目的 研究阴雨或光照不足情况下转光膜对贝贝南瓜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贝贝南瓜进行挥发性物质及非靶向代谢产物的测定.结果 转光膜栽培条件下,贝贝南瓜的单位产量、β-胡萝卜素及淀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贝贝南瓜中共鉴定出12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醛、酮、酯及含硫、含氮等化合物;代谢产物共鉴定到453个,包括氨基酸、糖、脂质等化合物;转光膜培育的贝贝南瓜中挥发性醛类、呋喃类及酮类化合物呈现上调趋势,与磷酯类代谢产物呈现较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使用转光膜作为贝贝南瓜栽培方式优化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避免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减收,还通过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提供了进一步优化果实品质的基础数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桂林地区贝贝南瓜品种引选试验. 覃柳兰,邹虎成,庄映红,雷裕华,梁祖珍,蒋鑫鑫. 2022

[2]转光膜育苗对烤烟烟苗素质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高勇,范晓林,冯浪,凌爱芬,高峻,孟霖,宋文静. 2020

[3]转光膜在设施生菜种植的应用. 高海荣,吴勇,陈广峰,张钟莉莉,孔婧祎,郭瑞. 2021

[4]宽谱带转光棚膜力学与光学特性及其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闫妍,于贤昌,廉世勋,李衍素,贺超兴,孙天智,王晓斌,刘宏,王惠军. 2018

[5]冬春季低温期茶园覆盖转光膜的生理生态效应. 刘嘉裕,胡海涛,刘晓瑭,陈震东,梁成额,唐颢. 2023

[6]转光棚膜对‘翠碧1号’烟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韦建玉,郭志宏,梁桂广,黄崇峻,金亚波,贾海江,张纪利,李力,冯烨君,陈征宇,叶想青,钟福裕,马兴华,赵成坤,周肇峰. 2024

[7]转光膜对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刘杨,刘琪,卫慧波,戴军,何文清. 2019

[8]新型“光肥”对温室大棚内环境因子及小青菜生长的影响(英文). 李文秀,周宁琳,陈园园,王佳,朱晓玲,王振江,徐磊,冯伟民. 2014

[9]冬春季低温期大棚茶园覆盖转光膜的综合效应. 唐颢,刘晓瑭,陈震东,唐劲驰,黎健龙. 2014

[10]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11]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12]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2018

[13]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14]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5]B型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刘万学,范中南,万方浩,程立生. 2008

[16]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刘培基,崔文甲,王文亮,弓志青,杨正友. 2020

[17]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2021

[18]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19]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20]羊肉风味物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索效军,张年,李晓锋,熊琪,杨前平,陈明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