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百合花器官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雪艳

作者: 李雪艳;周俐宏;王伟东;胡新颖;白一光;杨迎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百合;岷江百合;花器官;离体再生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59-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为试材,采用花丝、花柱、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定芽或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小鳞茎膨大及生根以及试管苗的炼苗移栽,以期为建立岷江百合花器官的组培快繁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花器官外植体诱导能力存在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花丝>花柱>子房,发生褐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其中花丝最易发生褐化,而子房则极不易发生褐化;不同外植体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不同,花丝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BA 1.0 mg·L-1+NAA 0.5 mg·L-1,总诱导率高达91%;花柱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KT 0.1 mg·L-1,总诱导率为63%左右;子房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 mg·L-1+KT 0.05 mg·L-1,总诱导率为52%;花器官诱导过程中主要产生2种愈伤组织,BA与NAA诱导主要获得绿色、致密、坚硬的愈伤组织,经石蜡切片鉴定为非胚性愈伤组织,而2,4-D与KT诱导主要获得黄色、疏松、颗粒状的愈伤组织,石蜡切片鉴定为胚性愈伤组织;对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PIC 1.0 mg·L-1+NAA 0.2 mg·L-1;小鳞茎膨大及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90 g·L-1蔗糖;鳞茎越大(直径>10 mm),移栽成活率越高(90%),植株长势越好.

分类号: S682.2

  • 相关文献

[1]野生百合——卷丹的组织培养初探. 邵小斌,周翔,徐艳,赵统利,朱朋波,刘兴满. 2010

[2]云南野生百合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利用. 吴学尉,李树发,熊丽,屈云慧,张艺萍,范眸天. 2006

[3]8种野生百合的花粉形态及聚类分析. 吴学尉,王丽花,张艺萍,崔光芬,王继华,吴丽芳,范眸天. 2011

[4]东北地区野生百合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荣立苹,雷家军,王志刚. 2009

[5]岷江百合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简报). 辛培尧,罗思宝. 2007

[6]EMS诱变对岷江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 金鸽,张铭芳,魏蕾,韩东洋,杜运鹏,杨凤萍,薛静,陈绪清,张秀海,董然. 2023

[7]岷江百合蛋白激酶基因lilyABC1的克隆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袁迎迎,梁云,袁素霞,徐雷锋,李雅男,Younes Pourbeyrami Hir,刘春,明军. 2014

[8]岷江百合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ZHANG Cai-xia,张彩霞,明军,刘春,赵海涛,王春城,单红臣,任君芳,周旭,穆鼎. 2008

[9]一种快速检测岷江百合总RNA样本中基因组DNA残留的方法. 杜文凯,袁素霞,胡凤荣. 2018

[10]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姜新超,刘春,明军,穆鼎,袁素霞. 2011

[11]辣椒离体再生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英文). 付文婷,苏丹,杨红,杨万荣. 2012

[12]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古文,丁桔,徐盛春,陆新苗,胡齐赞,龚亚明. 2011

[13]辣椒的离体再生及抗虫基因转化的研究. 柳建军,于洪欣,周玉,张学坤. 2002

[14]普那菊苣再生体系的优化. 何真,张丽君,张晓玲. 2016

[15]香玲核桃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邢瑞丹,李亚东,刘庆忠,李国田,陈新. 2010

[16]2种基因型大白菜高效子叶离体不定芽再生研究. 李贵,王五宏,李必元,岳智臣,钟新民,侯喜林. 2012

[17]黄瓜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唐莉,周晏起,王毅,刘影,周洪富. 2017

[18]红颜草莓花瓣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试验初报. 赵映洁,徐炜,白本文,段可,朱开才. 2019

[19]谷子高效离体再生基因型和培养基的筛选. 贺榆婷,卫云丰,张洁,郭永正,叶玲,韩渊怀,王兴春,杨致荣. 2019

[20]大花六道木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研究. 李水根,关媛,李记开,刘秀云,李秀芬,朱建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