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雌穗发育杂种优势相关miRNA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琪月

作者: 王琪月;孟淑君;张柯;张战辉;汤继华;丁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雌穗发育;杂种优势;miRNA;降解组测序;玉米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96-8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种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玉米育种,在提高玉米产量、品质以及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植物mi RNA主要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为阐明mi RNA是否及如何对玉米雌穗发育杂种优势产生影响,本研究对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昌7-2和郑58)进行了高通量mi RNA测序和降解组测序。取玉米雌穗花序分生组织(IM)发育为成对小穗分生组织(SPM),进而产生小穗分生组织(SM),及小花分生组织(FM)将3个不同时期的雌穗样品用于mi RNA建库测序,鉴定出16个mi RNA家族中的81个保守mi RNA为非加性表达,认为是与雌穗发育杂种优势形成相关的mi RNA;3个阶段中分别检测到80.30%、56.06%和48.10%的非加性表达的mi RNA被显性或超显性抑制。鉴定出8种新的mi RNA,属于7个mi RNA家族。通过雌穗降解组测序,发现在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中共同检测到的mi RNA靶向42个基因的82个转录本。根据测序结果构建了mi RNA参与玉米雌穗杂种优势的模型,并推测在雌穗发育早期阶段杂交种雌穗的mi RNA的普遍抑制导致其靶基因上调表达,随着发育进程mi RNA逐步解除抑制,带来其靶基因表达量的逐步减少,这种mi RNA与其靶基因的拮抗关系也许与玉米雌穗发育杂种优势形成有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降解组测序技术在玉米雌穗发育相关miRNA靶基因中的应用. 赵晓锋,吕盼晴,张珂,付忠军,许蒙蒙. 2015

[2]油菜miRNA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丽,鲁海琴,李日慧,傅廷栋,沈金雄. 2018

[3]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 李静宇,许林兵,应帆,肖维强,陈谷. 2021

[4]西瓜CGMMV胁迫下MIR319家族成员及靶基因的鉴定分析. 孙玉燕,张慧青,范敏,何艳军,郭平安. 2021

[5]西瓜miR164b靶基因鉴定及其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应答的分析. 孙玉燕,何艳军,牛晓伟,崔狄,范敏. 2018

[6]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7]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8]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9]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 王浩,贾刚民,赵文耀,崔钢钦. 2001

[10]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11]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12]玉米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祁新,赵颖君,梁军,邬信康. 2001

[13]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2009

[14]辽宁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杂种优势比较. 王亮,周旭梅,景希强,张宝石,李晓辉. 2010

[15]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6]玉米Lancaster种质改良系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李洋,慈佳宾,董莹,孙贵星,张艳辉,杨伟光. 2015

[17]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倪向群. 2012

[18]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19]七个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邵珊珊,史淑春. 2018

[20]利用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 周玲,张体付,梁帅强,陆海燕,吕远大.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