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尺寸、温度和贮藏期对寒富苹果近红外模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匡立学

作者: 匡立学;聂继云;闫震;程杨;沈友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富苹果;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可溶性固形物

期刊名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ISSN: 1674-8255

年卷期: 2019 年 4 期

页码: 36-40

摘要: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本试验应用波长范围为643.26~985.11nm的Pure-spect近红外透射光谱仪,采用二阶导数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大、 中、 小3个不同尺寸等级,0℃、8℃、16℃、24℃4个不同样品温度,15、75、135、195 d 4个不同贮藏期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独立模型和混合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独立模型试用范围较窄,但准确度高;混合模型扩大了校正集样品化学成分含量的范围,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混合模型对于混合验证集样品的预测相关系数均>0.85,优于独立模型,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寒富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的优化. 陈帅帅,张鹏,李江阔,张鹤. 2018

[2]基于线性渐变分光近红外光谱仪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损检测研究. 张鹤冬,王冬,韩平,吴静珠,余乐. 2018

[3]蓝莓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刘小路,薛璐,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6

[4]基于自制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及年度重复验证. 魏雨晴,王毓宁,李绍佳,孙崇德,吴迪. 2020

[5]手持式黄油桃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研制. 朱文杰,黄文倩,祝清震,樊书祥. 2024

[6]苹果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异常样本分析. 史波林,赵镭,刘文,汪厚银,朱大洲,尹京苑. 2010

[7]基于小波变换的番茄总糖近红外无损检测. 马兰,夏俊芳,张战锋,王志山. 2009

[8]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种子硬实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陈玲玲,夏方山,毛培胜,朱艳乔. 2015

[9]灞桥樱桃多品质数据分析. 王婷,王冬,韩平,李瑞,白洁,陈海朋,莫丽丽. 2019

[10]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结合特征波长筛选识别小麦赤霉病瘪粒. 沈广辉,曹瑶瑶,刘馨,徐剑宏,史建荣,LEE Yin-won. 2021

[11]果蔬品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郭志明,陈全胜,张彬,王庆艳,欧阳琴,赵杰文. 2017

[12]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于翠红,樊翠芹,张丽,徐俊杰,刘朝芳,蒋春志,唐晓东. 2019

[1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我国大宗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高阳,何建新,张菊华,刘伟,朱向荣,单杨. 2012

[14]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柑橘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李尚科,易智,李跑,杜国荣,丁胜华,蒋立文,刘霞. 2019

[15]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种子品质无损速测研究进展. 王冬,王坤,吴静珠,韩平. 2021

[16]梨果实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蒙,冯晓元. 2014

[17]牛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阳晓婷,刘浩,刘楠,孙丽荣,李亚兰,郄梦洁,赵姗姗,白璐,赵燕. 2024

[18]红茶感官品质及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建立. 董春旺,梁高震,安霆,王近近,朱宏凯. 2018

[19]苹果质地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20]近红外光谱大数据分析塔罗科血橙内在品质的研究. 李俊杰,张绩,汪小伟,刘雪峰,程兰,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邓烈,易时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