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茶汤冷后浑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勇泉

作者: 许勇泉;尹军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茶茶汤;冷后浑;形成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S1 期

页码: 30-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比较不同原料绿茶茶汤沉淀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参与冷后浑形成比率,研究绿茶冷后浑形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绿茶茶汤之间沉淀量差异极大,茶汤中蛋白质、咖啡碱、茶多酚、黄酮化合物、酯型儿茶素(包括EGCG、GCG、ECG、CG)、Ca2+、Na+、Ni2+相比其他化学成分更容易参与绿茶冷后浑的形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咖啡碱与酯型儿茶素是绿茶冷后浑形成的关键化学成分,通过初始茶汤中这两种化学成分含量可以预算茶汤可能形成的沉淀量,Cream(g/L)=-172.071+0.129×C咖啡碱+0.024×C酯型儿茶素(R2=0.936)。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绿茶冷后浑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浸提时间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 许勇泉,陈根生,袁海波,邓余良,尹军峰. 2012

[2]典型市售水对烘青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刘平,尹军峰,许勇泉,汪芳,刘盼盼. 2013

[3]水中Na~+浓度对绿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 嵇伟彬,龚晓燕,许勇泉,许明峰,陈建新,尹军峰. 2017

[4]儿茶素呈味特性及其感官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张英娜,嵇伟彬,许勇泉,尹军峰. 2017

[5]浸提茶叶质量浓度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 唐平,陈根生,尹军峰,江用文,许勇泉. 2016

[6]钙离子对绿茶浸提茶汤理化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许勇泉,陈根生,钟小玉,汪芳,杨宇宙,袁海波,尹军峰. 2011

[7]水中 Na+质量浓度对绿茶茶汤滋味品质影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 嵇伟彬,龚晓燕,许勇泉,许明峰,陈建新,尹军峰. 2017

[8]浸提温度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 许勇泉,陈根生,刘平,钟小玉,袁海波,尹军峰. 2012

[9]单宁酶水解提高绿茶茶汤品质的初步研究. 许勇泉,钟小玉,尹军峰,陈素芹. 2009

[10]肉制品生产中细菌生物被膜的危害及其控制. 王静慧,韩剑众,曲道峰. 2012

[11]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刘红,谢小红,顾琳珠,王呈芳. 2007

[12]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岑明桦,许莹盈,叶培辉,赵燕,胡均鹏,冼燕萍,曾晓房,白卫东,董浩. 2020

[13]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研究进展. 刘万峰,王元英. 2002

[14]香蕉枯萎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 张欣,谢艺贤,刘志昕,蒲金基,漆艳香,张辉强. 2007

[15]发酵条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崔宏春,张建勇,赵芸,黄海涛,敖存,李红莉,师大亮. 2022

[16]干旱区硝酸盐盐土的形成和利用. 杨柳青. 1999

[17]茶叶色素研究进展. 陈键,王丽丽,宋振硕. 2013

[18]不同春小麦品种HMW-GS形成及积累动态研究. 任红松,张新忠,王艳,朱家辉,宋羽,曹连莆,魏凌基. 2007

[19]O/W体系微胶囊壁结构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朱选,许时婴. 2003

[20]绿茶浓缩汁中不可逆沉淀形成的研究. 许勇泉,陈根生,胡雄飞,杜祺珍,洪志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