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厌氧时间对桑叶茶γ-氨基丁酸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杨 1 ; 李美凤 1 ; 王家伦 2 ; 张金玉 1 ; 陈猛 1 ; 冉乾松 1 ; 刘建军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茶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桑叶茶;厌氧时间;γ-氨基丁酸(GABA);黄酮;色氨酸;5-羟色胺;感官品质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1170-1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厌氧时间对桑叶茶γ-氨基丁酸(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生产高GABA含量桑叶茶的制作工艺,为生产优质桑叶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桑12号新鲜柔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按绿茶型(S1)和红茶型(S2)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并在杀青和揉捻后设置不同的厌氧时间(2、4和8 h)处理,以厌氧0 h为对照,分析不同厌氧时间处理对桑叶茶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厌氧处理后制得的桑叶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S1中以厌氧处理8 h感官品质最优,外形匀整、色泽绿尚亮、净度尚好,香气甜香带有豆香,滋味醇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尚匀整;S2中以厌氧处理2 h的审评得分最高,外形尚匀整、净度尚好、褐尚亮,香气豆香带花香,滋味浓醇,汤色黄且明亮,叶底柔嫩欠匀整.厌氧能有效提高桑叶茶中的GABA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S1中GABA含量达2.70 mg/g,S2中GABA含量达6.55 mg/g;S1中黄酮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时为86.04 mg/g,S2中黄酮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下同),至8 h时为23.14 mg/g.厌氧处理后,S1和S2桑叶茶中色氨酸含量显著提升,至8 h时,分别为4.53和5.07 mg/g.厌氧对S1和S2桑叶茶中5-羟色胺的影响表现不同,S1中5-羟色胺含量在厌氧初期(0~2 h)显著降低,但随着厌氧时间延长逐渐回升且差异逐渐消失;S2中5-羟色胺含量显著提高,厌氧处理8 h后含量为100 ng/g.[结论]高GABA含量桑叶茶类产品开发以鲜叶摊放1.5 h、揉捻30 min、真空厌氧处理8 h、干燥温度80℃的红茶型加工工艺为优,所制得的桑叶茶香气呈甜香带花香,滋味醇和,汤色橙黄明亮.

  • 相关文献

[1]八种工夫红茶的茶汤色泽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吴昊玥,潘科,陈贤明,龚正礼. 2015

[2]辐照对盐酸菜感官品质的影响. 陈梦玉,林平,林茂,龙明秀,陈曦,李国林. 2015

[3]分级技术在贵州扁形茶加工中的应用. 张海伟,金循,郑文佳,申东,刘晓霞. 2010

[4]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5]贵州扁形茶杀青工艺比较. 潘科,沈强,张海伟,崔鑫霞,郑文佳. 2012

[6]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低温真空油炸马铃薯片品质的影响. 潘牧,陈超,邓宽平,雷尊国,王晓丹. 2012

[7]安顺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与主要化学成分. 沈强,邵亦俊,邵欣宇,郑文佳. 2014

[8]“湄潭翠芽”不同工艺研究. 何萍,申东,郑文佳. 2017

[9]沿河古茶树茶叶的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 沈强,张小琴,李兰东,贺永龙. 2015

[10]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低温真空油炸猕猴桃脆片品质的影响. 潘牧,陈超,王辉. 2019

[11]茯砖速溶茶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曹霞,谭玉梅,吕都,李俊,邹晓,刘永翔. 2021

[12]球磨协同普鲁兰酶处理对红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潘牧,刘辉,石义权,李俊. 2023

[13]糟辣椒制作工艺研究. 刘芬,郭会会,张洪礼,张丽,李正丽. 2024

[14]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15]不同茶树品种试制都匀毛尖茶感官品质与生化特征对比研究. 王静,何萍,郭飞,赵华富,陈娟,刘晓霞,席亚楠,曾廷廷,石杨,王家伦. 2022

[16]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2024

[17]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对高丹草青贮效果的影响. 付薇,陈伟,王小利,周丽,覃涛英,韩永芬,孟军江. 2022

[18]复合酵素的贮藏稳定性及货架期研究. 刘恒,范柳萍,张涛,潘牧. 2024

[19]不同小米品种理化品质及感官品质分析与评价. 章洁琼,刘辉,邹军,白文华,卢扬,冯泽蔚,李俊. 2022

[20]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李俊,刘辉,刘永翔,王辉,刘嘉,卢扬.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