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科 1 ; 沈强 2 ; 申东 2 ; 杜晓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通氧发酵;感官品质;叶温;pH值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15 期

页码: 198-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黔湄419、黔湄502、黔湄601、黔湄809和福鼎大白茶品种的茶青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通氧发酵装置进行通氧发酵,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每15 min记录1次发酵叶感官品质变化情况,测定叶温及pH值。结果表明:通氧发酵处理前期叶面升温迅速且高于自然发酵叶温;明显加快发酵过程中叶面色泽的红变,促进特征香气的形成;发酵过程中,发酵叶pH值均呈降低趋势,通氧发酵处理降低速度更快;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通氧发酵样品品质整体不低于自然发酵样品。

  • 相关文献

[1]通氧时间对红茶发酵汤色的影响. 潘科,冯林,沈强,申东. 2013

[2]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3]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4]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崔鑫霞,罗显扬,郑文佳. 2010

[5]茶黄素及其母体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 雷志伟,郭灿,郑文莉. 2016

[6]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7]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8]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成分测定. 杨春,周雪,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郑文佳. 2016

[9]茶花红茶窨制技术初探. 申东,何萍,喻园,范定松,张畅,喻云春. 2017

[10]红茶发酵研究进展. 陈娟,潘科. 2018

[11]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绿茶与红茶咖啡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龚雪,周顺珍,陈娟,杨春,郭燕,陈正武. 2018

[12]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2024

[13]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叶相状态及主要理化成分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4]不同外形凤冈红茶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分析. 王俊红,周朝学,安涛,金祥生,简练双,刘晓霞. 2023

[15]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龚雪,郑文佳. 2016

[16]‘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罗金龙,陈盛相,沈强,杨肖委,刘晓霞,郑文佳. 2023

[17]基于多酚类和嘌呤类代谢表型的沿河古茶树红茶适制性评估. 方仕茂,戴宇樵,杨婷,田小强,田洪军,刘忠英,潘科. 2021

[18]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的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9]基于HPLC-FLD靶向分析古茶树游离氨基酸积累特征. 方仕茂,张拓,杨婷,田小强,田洪军,刘忠英,潘科. 2022

[20]八种工夫红茶的茶汤色泽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吴昊玥,潘科,陈贤明,龚正礼.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