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小静 1 ; 刘军 2 ; 邹宇晓 3 ; 刘凡 4 ; 沈维治 3 ;

作者机构: 1.四川师范大学

2.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4.东南大学

关键词: 桑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温度;pH值;超声波;抑制剂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117-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桑叶及其加工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解明桑叶中PPO和POD的酶学特性,有助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抑制桑叶产品加工过程的酶促褐变。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温度、pH稳定性以及超声波处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0℃,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能明显抑制酶的活性;2种酶活性的最适pH均为7.0,弱酸(pH 6.0)或弱碱(pH 8.0)短时间(5 min)处理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用功率500 W,频率4 kHz的超声波处理30 min,仍不能使2种酶完全失活。进一步研究化学抑制剂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0.1~10.0 mmol/L的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2种酶的活性,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因此,为了保护桑叶中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可选择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或添加适量的抑制剂来控制桑叶的酶促褐变。

  • 相关文献

[1]橄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剂筛选及其热失活动力学. 吴倩,余元善,刘淑媚,肖更生,徐玉娟. 2019

[2]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3]水杨酸对花生种子及幼苗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罗虹,周桂元,黄斐,高天颖. 2002

[4]棱角丝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的相关研究. 谢文华,谢大森. 1999

[5]龙眼果肉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刘畅,Xu Yu-juan,李升锋,XIAO Geng-sheng,廖森泰,WU Ji-jun,潘思轶. 2008

[6]热烫对荔枝热泵干燥过程中果壳褐变物质的影响. 唐道邦,杨韦杰,肖更生,徐玉娟,程丽娜,林羡,李俊. 2013

[7]花生种子受黄曲霉菌侵染后若干生化成份的变化及其与抗性的关系. 梁炫强,周桂元,潘瑞炽. 2001

[8]苦瓜的微波灭酶技术. 唐小俊,池建伟,张名位,张雁,魏振承,张瑞芬. 2008

[9]牛筋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杨彩宏,冯莉,岳茂峰,田兴山. 2009

[10]不同抑制剂对苦瓜粉味觉的修饰效果. 张慧敏,邓媛元,张瑞芬,张雁,魏振承,马永轩,刘磊,张名位. 2018

[11]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余志会,方肆云,孙铭飞,戚南山,刘文俊,李娟,胡俊菁,廖申权. 2023

[12]植物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王丽,王万兴,李小波,索海翠,安康,罗焕明,胡新喜,秦玉芝,崔霞,熊兴耀. 2017

[13]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鉴定及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罗国庆,肖阳,刘新涛,邢东旭,唐翠明,王振江,吴福泉,吴剑安,杨琼. 2010

[14]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桑树抗青枯病性的关系研究. 王振江,唐翠明,罗国庆,吴福泉,杨琼,邝哲师,吴剑安. 2009

[15]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鉴定及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罗国庆,肖阳,邢东旭,唐翠明,王振江,吴福泉,吴剑安,杨琼,陈列辉. 2009

[16]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5

[17]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唐延天,陈卫东,马现永,崔艺燕,邓盾,余元善. 2020

[18]饲料中添加不同品种桑叶及发酵桑叶对胡须鸡的饲养效果. 黄静,邝哲师,刘吉平,潘木水,邹宇晓,廖森泰. 2017

[19]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4

[20]桑叶对动物健康的作用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林森,罗国庆,王振江,戴凡炜,赵超艺,唐翠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