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薹抽薹时间、开花时间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桂花 1 ; 符梅 1 ; 罗文龙 1 ; 骆善伟 1 ; 郭巨先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菜薹;遗传图谱;QTL定位;抽薹开花时间;候选基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013 期

页码: 19-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菜薹的抽薹天数和开花天数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同时该性状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光照、温度、土壤、激素等)的影响,阐明菜心抽薹开花的分子遗传机制较为复杂。试验选用抽薹时间、开花时间天数差异大的2个高代自交系材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取150株用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结合田间性状调查并通过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利用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了包含4253个位点、10940个SNP标记、图谱总长1030.04 cM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获得抽薹时间、开花时间的QTL共4个,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到了一些候选基因。在主效QTL区域内筛选到3个相关候选基因(Bra004125、Bra004162、Bra004165),其控制花器官的形成,并且与诱导植物早期开花的不同信号传导途径相互作用。

  • 相关文献

[1]兰科植物遗传图谱与QTL定位研究进展. 陈和明,蔡文杰,吕复兵,肖文芳,李佐,朱根发. 2023

[2]菜薹新品种'粤薹1号'. 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1

[3]基施富硒肥对菜薹生长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郭巨先,罗文龙,符梅,李桂花. 2020

[4]马齿苋对菜薹生产的影响. 冯莉,田兴山,闫帅,张泰杰,岳茂峰,高家东,杨彩宏,崔烨. 2014

[5]菜薹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何晓明,潘瑞炽. 2001

[6]丙环唑对菜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行为研究. 黄健祥,孙玲,叶倩,高毓文,万凯,陈汉才. 2019

[7]菜薹茎尖培养中的激素与热激调控. 廖飞雄,潘瑞炽,何晓明. 2003

[8]菜薹新品种'粤薹5号'. 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3

[9]微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菜薹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郭巨先,欧阳碧珊,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陆美莲. 2023

[10]芥兰营养生理的研究 Ⅱ.氮钾营养对芥兰生长和菜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智军,关佩聪. 1991

[11]菜薹新品种‘碧绿粗薹菜心’. 陈汉才,李桂花,宋钊,张艳,曹健,陈琼贤. 2010

[12]菜薹硝酸盐积累与品种、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 钟玉娟,张白鸽,罗少波,陈汉才,李桂花,曹健. 2017

[13]菜薹(菜心)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产地土壤安全临界值. 文典,刘香香,王其枫,王富华,孙芳芳. 2012

[14]菜薹新品种‘油绿粗薹菜心’. 李桂花,陈汉才,宋钊,张艳,曹健,陈琼贤. 2010

[15]7种包衣剂对菜薹及黄曲条跳甲的影响初报. 尹飞,陈焕瑜,李振宇,冯夏,周小毛,胡珍娣,包华理. 2017

[16]氮素营养对菜薹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杨少海,艾绍英,姚建武,王美丽,黄小红. 2003

[17]菜薹新品种'粤薹2号'. 郭巨先,符梅,罗文龙,骆善伟,李桂花. 2024

[18]菜薹新品种'粤薹6号'. 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3

[19]杂交一代菜薹新品种'粤翠1号菜心'. 张艳,黎庭耀,沈卓,杨易,周轩,吴增祥. 2023

[20]杂交一代菜薹新品种'粤翠2号菜心'. 张艳,黎庭耀,沈卓,杨易,周轩,吴增祥.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