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针菇菌种中短期保藏因素的正交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丹 1 ; 颜梦秋 2 ; 刘建雨 2 ; 宋春艳 2 ; 于海龙 2 ; 尚晓冬 2 ; 谭琦 3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食用菌;菌种保藏;正交试验设计;菌丝生长速度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375-13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栽培食用菌,年产量超过250万t,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菌种保藏技术是金针菇栽培和新品种研发的基础,但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金针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目的】探索不同保藏因素对金针菇优良菌种中短期保藏的影响,为建立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的保藏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温度、甘油、海藻糖、甘露醇以及保护剂体积5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经12个月保藏,考察金针菇菌种在木屑培养基中的菌丝生长速度,通过极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解析保藏因素的效应。【结果】温度、海藻糖、甘油和甘露醇对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有极显著的影响,保护剂体积的影响不显著。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其它4个因素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C是较好的短期保藏温度,-80°C为理想的中期保藏温度。渗透型与非渗透型保护剂间的互作效应对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有极显著影响,海藻糖和甘露醇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高浓度的海藻糖、甘油及甘露醇均不利于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保藏效果较佳的保护剂为10%甘油和0.3 mol/L甘露醇混合液。【结论】建立的菌种中短期保藏方法填补了金针菇产业发展的空白,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大型真菌的中短期保藏提供重要参考。

  • 相关文献

[1]一种香菇菌种保藏方法初探. 姜宁,李玉,周峰,李正鹏,章炉军,于海龙,李巧珍,董浩然. 2020

[2]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冯志勇,王志强,郭力刚,高君辉,程继红,郭倩. 2003

[3]活化处理双孢蘑菇液氮菌种对产量的影响. 蔡令仪,郭倩,曹晖,陈明杰,汪虹,杨刚,冯爱萍,贺冬梅,楚鹰. 2005

[4]一种松口蘑菌种的保藏方法. 付绍春. 2009

[5]蒸馏水与液氮保藏金针菇菌种特性的比较. 杨慧,尚晓冬,王瑞霞,谭琦,章卢军. 2010

[6]香菇微卫星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及正交优化. 张丹,颜梦秋,张美彦,谭琦,宋春艳,尚晓冬. 2021

[7]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2009

[8]3株金针菇菌株孢子同核体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分化. 秦娟,尚晓冬,谭琦,徐珍,杨慧,张旬旬,张红敏. 2013

[9]两株真姬菇菌株培养料配方试验. 潘辉,郭力刚,李正鹏,陆欢. 2022

[10]小刺数目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董浩然,姜宁,李正鹏,李玉,尚晓冬. 2020

[11]香菇L808菌株自交子代在变温培养中菌丝生长速度的分化. 宋春艳,杨晓春,张丹,奚莉萍,章炉军,于海龙,尚晓冬,谭琦. 2015

[12]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林范学,李宏盛,冯磊,梁保东,鲍大鹏. 2013

[13]姬松茸菌株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郭倩,潘迎捷,周昌艳,宋春艳. 2004

[14]香菇菌株耐热性研究初报. 严培兰,谭琦,王南,龚胜萍. 2000

[15]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王宇星,董浩然,章炉军,李玉,李巧珍,谭琦,赵勇,周峰. 2024

[16]多孢自交选育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种. 徐珍,尚晓冬,谭琦. 2012

[17]早熟金针菇新品种G1的杂交选育. 徐珍,尚晓冬,郭倩,王瑞娟,李玉,谭琦. 2009

[18]自交选育秀珍菇新菌株“申秀1号”. 张俊玲,章炉军,李亮,刘建辉,谭琦. 2015

[19]杂交选育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 徐珍,尚晓冬,苏蓉,谭琦. 2008

[20]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