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惠琴 1 ; 杨竹平 1 ; 席佩君 1 ; 褚启人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幼穗培养;继代培养;再生植株;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2 年 01 期
页码: 25-30
摘要: 筛选水稻体细胞无性系,是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继代培养可望获得较大幅度的性状变异。本研究以三个水稻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分析了不同继代再生植株的性状变异动态,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不同品种绿苗分化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绿苗分化率接近倒“V”形分布,不同继代绿苗分化率及再生植株农艺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继代的再生植株出现了育性、芒形及粒形等性状变异。
- 相关文献
[1]水稻杂种幼穗培养衍生后代的性状分离及变异(英文). 褚启人. 1992
[2]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张丹,朱爱莲,赵静,周敏,张引芳,尚晓冬,王瑞娟,谭琦. 2018
[3]水稻游离花粉培养的高频率再生植株. 王光远,刘培,刘明华,高小彦,夏镇澳,沈革志. 1995
[4]水稻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率的遗传分析. 褚启人. 1990
[5]培养基组成对大岩桐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的影响. 何婷,刘成洪,郭桂梅,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徐红卫,邹磊,王亦菲. 2014
[6]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陈新悦,孟佳佳,郭文博,范楷,聂冬霞,赵志辉,伍晓斌,韩铮. 2024
[7]“秀水123”和“上师大3号”水稻农艺性状、产量、食味品质及根系比较研究. 张建中,白洁,张建明,应红山,陆马全. 2009
[8]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遗传分析. 韩龙植,元东林,玄英实,朴钟泽,高熙宗. 2004
[9]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2003
[10]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王士梅,朴钟泽,朱启升,张建明,李培德,沈为民. 2008
[11]籼粳杂种花培二代的农艺性状分布及相关. 王五一,曹华兴,章振华. 1992
[12]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的农艺性状分析及分子验证. 刘清,朱允华,陈靓靓,李海林,史齐. 2015
[13]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氮能力差异评价. 曹桂兰,张媛媛,朴钟泽,韩龙植. 2006
[14]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5]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王一平,梅捍卫,钟代彬,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6]嘉定白蒜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杜永芹,朱建忠,沈卫平. 2004
[17]青花菜和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4
[18]玉米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及倍性评估. 陆瑞菊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黄剑华. 2005
[19]茄子子叶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龚静,褚云霞,许爽,查丁石. 2011
[20]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拟南芥热激因子cDNA的克隆及转化烟草研究
作者:熊爱生;彭日荷;李贤;范惠琴;姚泉洪
关键词:拟南芥;热激因子基因;克隆;转基因烟草
-
儿茶酚双加氧酶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体系研究
作者:熊爱生;彭日荷;耿其芳;李贤;范惠琴;姚泉洪
关键词:儿茶酚双加氧酶基因;克隆;表达;酶活分析
-
通过DNA改组技术获得高活性β-葡萄糖苷酸酶
作者:熊爱生;姚泉洪;彭日荷;陈建民;李贤;范惠琴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酸酶;DNA改组;体外分子进化
-
农杆菌介导法转GMCSF基因玉米研究初报
作者:王云翠;邓德祥;姚泉洪;蒋守华;张勇;王益军;范惠琴
关键词:GM-CSF基因;玉米;农杆菌介导
-
信号肽序列对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质的影响
作者:熊爱生;彭日荷;李贤;范惠琴;姚泉洪;郭美锦;张嗣良
关键词:毕赤酵母;信号肽序列;表达载体;高效表达
-
CCAAT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爱生;庄静;彭日荷;李贤;范惠琴;姚泉洪
关键词:CCAAT盒;结合蛋白;基因调控
-
泛肽交联酶(E_2)通过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启动子参与水稻对紫外光的防护(英文)
作者:彭日荷;姚泉洪;熊爱生;范惠琴;李贤;彭友良
关键词:水稻泛肽交联酶;紫外防护;顺式元件;酵母单杂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