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对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祥春 1 ; 黄泽鹏 1 ; 凡超 1 ; 向旭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茶树油粕;茶皂素;乙醇;提取工艺;得率;半最大效应浓度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90-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 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 相关文献

[1]茶树油粕水粗提物控制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研究. 李俊,孟祥春,张爱玉,毕方铖,张昭其,易干军. 2014

[2]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研究进展. 李俊,张爱玉,齐永杰,孟祥春,张昭其. 2012

[3]油茶粕中茶皂素连续多级逆流水提工艺的建立. 王佳佳,李国琰,张雁,廖娜,魏振承,李巧玲. 2021

[4]茶树油粕粗提物对柑橘青绿霉病发生的抑制作用. 孟祥春,毕方铖,丁心,邓其海. 2015

[5]茶树油粕提取物防治香蕉炭疽菌的研究. 李俊,孟祥春,张昭其. 2010

[6]茶皂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刘淑媚,周巧仪,王秋霜,凌彩金. 2018

[7]茶皂素提取纯化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杜金婷,李雁,张雁,骆碧群,林江,王佳佳,廖娜. 2021

[8]茶皂素性质、提取、精制及应用. 李升锋,尹国,刘学铭,朱志伟. 2003

[9]油茶粕的营养特点、脱毒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梅华迪,陈卫东,马现永,余苗. 2023

[10]茶皂素对食源性腐败酵母的抑菌能力及作用机理. 杜金婷,张雁,李雁,王佳佳,廖娜,钟立煌,骆碧群,林江. 2022

[11]浅谈茶皂素的开发应用. 李升锋,尹国,刘学铭,朱志伟. 2004

[12]广东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势分析. 房伯平,莫澎,陈景益,黄慧龙. 2008

[13]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乙醇含量. 曹干,王继华,张剑亮,安康,吕冰. 2008

[14]利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发酵罐中乙醇含量的方法研究. 吴继军,陈卫东,肖更生,徐玉娟,唐道邦,温靖. 2012

[15]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 (Mis

[16]桑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17]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僵蚕草酸铵的提取工艺. 邢东旭,杨琼,廖森泰,吴福泉,罗国庆,刘学铭,唐翠明,陈列辉,钟建武. 2009

[18]蚕蛹油脂的提取技术及其营养、保健功能研究概况. HU Teng-Gen,胡腾根,邹宇晓,ZOU Yu-Xiao,LIAO Sen-Tai. 2016

[19]南药岗梅的研究进展. 梅瑜,周子雄,王继华. 2020

[20]恰玛古食用与药用研究进展. 王萍,于新,陈于陇,郭靖,何嘉敏,刘学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