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燕燕 1 ; 朱小静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鱼肉;腥味物质;来源;控制;脱腥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6 年 6 卷 02 期

页码: 14-19

摘要: 鱼肉本身存在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和消费,探讨鱼肉腥味物质的产生原因及脱腥技术对鱼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鱼肉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鱼肉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鱼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及相关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国超,李来好,郝淑贤,杨贤庆,岑剑伟,黄卉,魏涯. 2012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鱼肉和水体中的丁香酚. ZHAO Donghao,赵东豪,WANG Qiang,王强. 2016

[3]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 张海燕,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胡晓,魏涯. 2019

[4]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邢贵鹏,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郝淑贤,岑剑伟,林婉玲,林织. 2019

[5]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2019

[6]海洋活性胶原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工艺. 宋永相,孙谧,王海英,王跃军,李伟,袁翠. 2008

[7]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脱腥去苦的研究. 张桢,马海霞,杨贤庆,周娟娟,杨燕,梁慧. 2012

[8]用马哈鱼下脚料制作鱼排的加工工艺. 毕士川,黄冬梅,陈洁. 2003

[9]姜、蒜、香菜水提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及脱腥配方优化. 黄卉,郝淑贤,李来好,吴燕燕,赵永强,岑剑伟,魏涯,相欢. 2023

[10]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的脱腥、抑菌效果. 吴燕燕,朱小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 2018

[11]低温贮藏的鱼肉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何燕富,黄卉,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赵永强. 2017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鱼肉和暂养水中丁香酚残留量. 赵东豪,王强,王旭峰,黎智广,柯常亮,李刘冬. 2016

[13]QuEChERS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肉中6种替考拉宁残留量. 金慧,赵城,郑光明,魏琳婷,史晓娜,林嘉薇,李丽春,单奇,马丽莎,尹怡. 2022

[14]鱼肉蛋白的热变性研究进展. 吴燕燕,熊添,李来好,杨贤庆. 2018

[15]影响宰后鱼肉能量代谢和质构的酶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孙蕾蕾,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岑剑伟,杨少玲,赵永强. 2014

[16]通过式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鱼肉中全氟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 郭萌萌,国佼,吴海燕,谭志军,翟毓秀,王智,李兆新,李风铃. 2016

[17]肌肉酶对宰后鱼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叶鸽,黄卉,李来好,郝淑贤,林婉玲,戚勃. 2013

[18]鱼肉热煮过程中质构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黄卉,熊雅雯,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魏涯,吴燕燕,杨少玲. 2021

[19]4种烹饪方式对草鱼肉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消减的影响. 杨金兰,陈俊,王旭峰,陈成桐,罗龙娟,叶淑迎,王海宇,赵东豪. 2019

[20]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程琳丽,李来好,马海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