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芽中具有降解生物胺活性物质的制备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倩岚 1 ; 徐莹 1 ; 汪东风 1 ; 周德庆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芽;生物胺;胺氧化酶;纤维素酶;降解生物胺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2 期

页码: 82-90,104

摘要: 为了从花生芽中获得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物质,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25-1部分析因试验、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设计,研究纤维素酶处理和浸提条件对花生芽提取液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溶液pH值5.49、纤维素酶质量浓度50.11 g/L、浸提体系pH值7.67为最优条件,预测花生芽提取液胺氧化酶活性为23.94 U/g.生物胺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花生芽提取液对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89.60±6.73)%,其中对组胺的降解率为(65.94±2.42)%.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生物胺降解能力的资源,花生芽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抑制型电导和脉冲积分安培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蔬菜和巧克力中生物胺. 郭萌萌. 2010

[2]金枪鱼中生物胺的防控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 邓建朝,李少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李春生,马海霞,荣辉. 2019

[3]网购流通过程中大眼金枪鱼鲜度指标和生物胺的变化研究. 李少丽,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李春生,胡晓,戚勃. 2020

[4]不同贮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中生物胺的变化. 王静玉,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施文正,周惠敏. 2021

[5]腌干鱼贮藏过程生物胺的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林婉玲,胡晓,荣辉. 2016

[6]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吴燕燕,陈玉峰,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杨少玲,王锦旭. 2015

[7]腌干鱼制品中8种生物胺测定方法的优化.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 2014

[8]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生物胺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董艺伟,李保国,郭全友,何木. 2016

[9]液熏罗非鱼片在25℃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蔡秋杏,李来好,陈胜军,陈晓凤,杨贤庆,吴燕燕,岑剑伟. 2010

[10]发酵盐厌氧菌YL9-2对鱼露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改善作用. 李文静,李春生,王悦齐,陈胜军,赵永强,吴燕燕,李来好. 2022

[11]抑制性电导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 丁海燕,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孙晓杰,尚德荣,翟毓秀,李兆新. 2016

[12]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金线鱼中生物胺的影响. 陈玉峰,吴燕燕,邓建朝,黄卉,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周婉君. 2015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 杨贤庆,翟红蕾,郝淑贤,岑剑伟,魏涯,石红,黄卉,周娟娟. 2012

[14]3种添加物对咸鱼加工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抑制效果. 吴燕燕,钱茜茜,李来好,邓建朝,杨贤庆,陈胜军,林婉玲. 2016

[15]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翟红蕾,杨贤庆,郝淑贤,岑剑伟,魏涯. 2011

[16]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过程中pH、生物胺与挥发性气体变化规律. 王瑞祥,闫朋进,王焕,李杰峰,刘凯莹,柳淑芳,庄志猛. 2023

[17]基于微生物菌群调控的枯草芽孢杆菌改善低盐发酵鱼露品质作用机制. 李琰,李文静,李春生,杨大俏,王悦齐,王迪,陈胜军,吴燕燕,李来好. 2023

[18]抑制性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 孙永,刘楠,李智慧,刘申申,周德庆. 2015

[19]腌制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形成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吴燕燕,陈玉峰. 2014

[20]不同贮藏温度下鲐鱼生物胺变化的研究. 赵庆志,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胡晓,王锦旭,吴燕燕,魏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