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璐 1 ; 林衍铨 1 ; 肖胜刚 2 ; 黄忠英 2 ; 江晓凌 1 ; 应正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中心
关键词: 棘托竹荪;槟榔芋;间作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15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6-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丝长势、原基形成时间、产量及槟榔芋产量为评价指标,将4个棘托竹荪菌株与槟榔芋进行间作试验,筛选出适宜与槟榔芋间作的优良棘托竹荪菌株。结果表明:棘托竹荪D89与槟榔芋间作效果最好,原基形成时间为52d,3潮菇总产量为2.17kg/m2,槟榔芋产量为2.88kg/m2。
- 相关文献
[1]与槟榔芋间作的棘托竹荪栽培配方筛选. 马璐,林衍铨,肖胜刚,黄忠英,江晓凌,应正河. 2016
[2]棘托竹荪菌托抑菌物质提取、分离及活性组分. 林陈强,林戎斌,陈济琛,张慧,林新坚. 2015
[3]播种期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4]冷浸田槟榔芋—茭白轮作栽培技术. 余广兰,张宜昌,李清华. 2014
[5]栽培措施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6]不同播期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7]冷浸田槟榔芋-茭白轮作栽培技术. 余广兰,张宜昌,李清华. 2014
[8]几种牧草在福建侵蚀茶园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罗旭辉,钟珍梅,詹杰,陈清山,黄毅斌. 2009
[9]7个菠萝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表现. 赵维峰,杨文秀,裴红霞,张艳芳. 2018
[10]猕猴桃果园间作模式优化构建与技术集成. 赖瑞联,龙宇,程春振,冯新,吴如健,陈义挺,翁伯琦. 2019
[11]茶园间作灵芝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艳春,林忠宁,陆烝,刘明香. 2019
[12]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分析及品种间作的控病效果. 甘林,苏光秋,代玉立,韦忠耿,张回灿,郑利剑,滕振勇,杨秀娟. 2020
[13]茶园间作圆叶决明调控茶小绿叶蝉研究. 李慧玲,张辉,曾明森. 2017
[14]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维峰,张艳芳,刘胜辉,魏长宾,施忠海,邓大华,杨文秀. 2019
[15]茶园间作圆叶决明调控茶小绿叶蝉研究. 李慧玲,张辉,曾明森. 2016
[16]AM菌根和花生/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宋亚娜,郑伟文,王贺. 2001
[17]不同间作方式对凉粉草品质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苏海兰,朱雁鸣,陈宏,牛雨晴,郑梅霞,朱育菁. 2024
[18]茶园间作艾蒿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 张辉,李慧玲,王定锋,李金玉,李良德,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2023
[19]基于水土保持的生态茶园间作作物的选择及配套措施. 詹杰,李振武,应朝阳. 2018
[20]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磷流失的影响. 朱惠琼,杜理旺,罗旭辉,黄光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绣球菌工厂化栽培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瑜;马璐;杨驰;肖冬来;江晓凌;林辉;林衍铨
关键词:绣球菌;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
-
杉木屑对广叶绣球菌菌丝生长及鲜菇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璐;杨驰;刘晓瑜;林辉;肖冬来;江晓凌;林衍铨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栽培基质;鲜菇产量
-
广叶绣球菌保鲜及干制后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作者:翁梦婷;张迪;罗贝贝;王宏雨;林衍铨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贮藏保鲜;干燥方式;挥发性风味成分
-
转录组测序分析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广叶绣球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晓瑜;肖冬来;马璐;杨驰;林辉;江晓凌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氨基酸;转录组;谷氨酸;天冬氨酸
-
姬松茸对四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及其培养基质重金属的临界值
作者:丁玲;别运清;应正河
关键词: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重金属;富集能力;临界值
-
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
作者: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应正河;钟礼义
关键词:基因组;完整rDNA;基因内间隔区;ITS2二级结构;紫芝
-
广叶绣球菌不同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代谢物差异分析
作者:肖冬来;马璐;杨驰;刘晓瑜;林辉;江晓凌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代谢组分析;栽培基质;差异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