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四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金斌 1 ; 李文 1 ; 郭陈莉 1 ; 白蓝 1 ; 刘华 1 ; 吴文惠 1 ; 唐雪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动物源性成分;四重PCR;高通量分析;优化;检出限;食品安全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7-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牛、羊、猪、鸡源特异性引物浓度分别为0.16μmol∕L、0.40μmol∕L、0.16μmol∕L、0.16μmol∕L,退火温度58℃,退火时间45 s,循环次数4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牛、羊、猪和鸡4种动物源性成分四重PCR的g DNA检出限为25 pg。应用优化后的四重PCR方法对20份市售肉制品样本进行盲样检测,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现行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致,掺假率达45%。本试验为该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五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王金斌,白蓝,李文,张俊沛,王荣谈,吴文慧,唐雪明. 2018

[2]上海完善网络外卖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刘增金. 2020

[3]行业自律、社会监管与纵向协作——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张明华,温晋锋,刘增金. 2017

[4]食用猪血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张莺莺,王洪洋,涂尾龙,曹建国,吴华莉,徐大达,王蓓蓓,谈永松. 2019

[5]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2024

[6]我国部分地区2021年产大米中稻曲菌素污染情况调查. 范楷,蔡亚玲,胡政,刘星,张志岐,聂冬霞,韩铮. 2023

[7]关于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构想. 章力建,吴爱忠,赵志辉,蔡典雄,朱立志,胡育骄. 2011

[8]基于多重PCR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胡瑞丽,任方方,吴洋洋,许燕,赵凯,索玉娟,邵毅,周昌艳. 2015

[9]基于SNPs标记的猪肉DNA溯源技术的研究. 张小波,吴潇,何慧,朱连龙,唐雪明. 2011

[10]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孙晓飞,赵凯,王金斌,谭芙蓉,祁保民,唐雪明. 2010

[11]2012年食用菌“平菇甲醛”事件浅析. 邢增涛,赵晓燕,谭琦,刘海燕. 2012

[12]食用菌中甲醛的提取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分析. 邵毅,周昌艳,白冰,邢增涛,刘海燕. 2015

[13]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顾可飞,赵志辉,高美须,邢增涛. 2008

[14]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张明昊,李利,高梦祥,刘华,王金斌,曾海娟. 2024

[15]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余智颖,范楷,黄晴雯,孟佳佳,郭文博,周剑,聂冬霞,杨梦瑞,李亮,韩铮,赵志辉. 2025

[16]一种新的进化计算算法模型——种群竞争消亡算法. 戴春妮,姚萌,谢祝捷,陈春宏. 2005

[17]虾青素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2000

[18]巧用生成树协议优化无线网桥线路. 金剑锋. 2010

[19]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周新丽,杜羽琨,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9

[20]面向规模化应用的竹荪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刘方,张劲松,杨焱.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