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灵芝不同生长期子实体多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磊 1 ; 张志军 2 ; 陈晓明 3 ; 李淑芳 3 ; 罗莹 3 ; 刘建华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多糖;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128-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 Karst)不同生长阶段子实体多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变化的酶学机制。以袋料栽培灵芝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糖代谢相关酶(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与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蕾期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为11.7 mg/g。从菌蕾期开始,随着糖代谢相关酶活性逐渐升高,子实体多糖含量逐渐增加,在子实体成熟后孢子弹射前达到最大值,为23.3 mg/g,此时,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9、25.1、18.7 U/g。之后子实体多糖含量随着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显著下降而降低,孢子弹射后,子实体多糖含量仅为16.3 mg/g。三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呈现正相关,推测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灵芝多糖合成的关键酶。

  • 相关文献

[1]灵芝菌株G9的筛选试验. 班立桐,王文治,王玫,刘连强. 2006

[2]灵芝高产孢子粉菌株的筛选及其孢子弹射规律的研究. 陈秀为,沈庆,范寰. 1998

[3]灵芝G9菌种培养基配方和栽培料筛选试验. 班立桐,王文治,周宗寰,刘连强. 2005

[4]灵芝多糖提取——水浸提条件的研究. 张志军,李淑芳,刘建华. 2005

[5]不同生长期瓦尼桑黄和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高扬,刘昊,廖方舟,齐欣. 2024

[6]灵芝液体菌种的研究.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杨丽维. 2008

[7]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A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 陈晓明,李淑芳,罗莹,李凤美,翟宏伟,张志军. 2014

[8]不同灵芝菌株液体菌种培养及栽培应用比较. 罗莹,张志军,刘连强,周永斌,李凤美,李淑芳. 2014

[9]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优化. 钱磊,张志军,陈晓明,李淑芳,李凤美,刘建华. 2017

[10]六株灵芝菌株的比较试验.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刘连强. 2012

[11]灵芝深层液体发酵过程研究.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杨丽维. 2007

[12]生长期和品种对灵芝萃取物三萜含量的影响. 李淑芳,陈晓明,罗莹,李凤美,翟宏伟,张志军. 2014

[13]灵芝液体菌种培养时间对其深层液体培养的影响. 罗莹. 2008

[14]液体菌种培养时间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 张志军,罗莹,李淑芳,杨丽维,王文治. 2008

[15]灵芝设施化栽培关键技术. 周永斌,张志军,訾惠君,刘连强,王玫. 2010

[16]灵芝盆景培育与造型技术. 胡忠惠,张文庆. 2002

[17]灵芝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立,冯桂苓,鲁棠华. 1997

[18]不同谷物培养基对灵芝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罗莹,张志军,周永斌,钱磊,王文治. 2020

[19]光照对灵芝液体发酵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张业尼,钱磊,刘逸寒,孔庆学,张志军. 2019

[20]食用菌菌丝在不同谷物培养基上的生长研究. 罗莹,张志军,周永斌,钱磊,王文治.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