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慧 1 ; 冯美臣 1 ; 杨武德 1 ; 李方舟 2 ; 李广信 1 ; 王超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旱作工程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氮素;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273-276
摘要: 作物氮素状况是评价作物长势的关键指标之一,利用高光谱技术对水旱地植株氮素含量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研究闻喜县水旱地小麦植株氮含量与叶面积指数(LAI)的定量关系,探索建立以LAI为中间变量的水旱地冬小麦氮素含量的监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旱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LAI特征波段不同,LAI与植被指数FDDVI,FDNDVI和FDMSAVI的相关性均好;冬小麦LAI与植株氮素含量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3个主要的生育时期均达到较好的相关性;水地冬小麦以FDNDVI(770,688 nm)为自变量建立的植株氮素含量监测模型最优,R2=0.849 9,RE=0.220 8,RMSE=0.060 2,RE和RMSE最小,预测性最好;旱地冬小麦以FDDVI(771,685 nm)为自变量建立的植株氮素含量监测模型最优,R2=0.802 9,RMSE=0.032 6,RE=0.17。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水旱地冬小麦氮素的准确、快速、大面积的监测提供新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 孙慧,冯美臣,李广信,王超,肖璐洁,杨武德. 2019
[2]山西小麦穗蚜复合种群动态监测模型探讨. 李峰,裴雪霞,郑王义,谢成升,丁锐钦. 2011
[3]中子模拟微区法测农田棵间蒸发. 晋凡生,黄明镜,萧复兴. 1997
[4]中子水分仪在旱塬地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研究中的应用. 晋凡生,萧复兴. 2000
[5]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晋凡生,韩彦龙,李海金,李洁,李晓平. 2017
[6]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光谱估测. 武改红,王超,赵佳佳,冯美臣,杨武德,孙慧,贾学勤,张雪茹. 2017
[7]水氮配施对轮作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 2012
[8]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王创云,赵丽,王陆军,侯雅静,王美霞. 2013
[9]中耕对黍子生长发育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翔宇,李海,杨如达,林凤仙,梁海燕,张知. 2017
[10]谷子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瑞娟,屈聪玲,贺榆婷,杨致荣,王兴春. 2018
[11]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2017
[12]水稻新施肥技术研究. 王广元. 1997
[13]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7
[14]免耕覆盖技术下土壤氮素迁移的研究进展. 王静,潘天任,冯婉君. 2014
[15]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7
[16]普通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和果聚糖的运转. 侯有良,钟改荣,L.O′Brien. 2002
[17]旱地休闲期间翻耕及覆盖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李光,白文斌,高志强,任爱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作者:左敏;左静静;李广信
关键词:党参;覆膜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大豆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王军;张海生;李方舟;古晓红;杨婷婷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特性;功能产品;科学食用
-
晋中市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模式下的土壤创建技术研究
作者: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李方舟;王军
关键词:晋中;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土壤创建
-
预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光谱估算的影响
作者:杨莎;王超;杨武德;冯美臣;刘婷婷;乔星星;李广信;张煊;徐菁;张月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高光谱技术;光谱预处理;模型
-
山西省大豆多点试验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李方舟;张海生;王军;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刘晋联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山西省
-
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
作者:孙慧;冯美臣;李广信;王超;肖璐洁;杨武德
关键词:光谱指数;叶面积指数;冬小麦;高光谱遥感
-
燕麦β-葡聚糖含量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俊;杨武德;王超;路花;杨富;严威凯
关键词:燕麦;β-葡聚糖;含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