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以拉氏拟柱胞藻和浮丝藻为主的蓝藻水华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和鳃及其养殖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清扬 1 ; 王元 2 ; 李传步 1 ; 范培莉 2 ; 周俊芳 2 ; 房文红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微生物多样性;肠道;鳃;蓝藻水华;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5 期

页码: 595-6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蓝藻水华的发生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及其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蓝藻水华以蓝藻门的浮丝藻(Planktothrix sp.)和拉氏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为优势种.总体来看,蓝藻池中的群落丰富度高于对照池,微生物多样性低于对照池.蓝藻池和对照池中伊乐藻中的细菌种类很少,而底泥中的细菌种类很丰富.基于门水平下的菌群分类,在蓝藻池水中优势菌群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对照池水中则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华绒螯蟹鳃中均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菌,但在物种相对丰度上存在差异;中华绒螯蟹肠道均以拟杆菌门、柔膜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基于属水平下的菌群分类,蓝藻池池水的优势菌群为浮丝藻属(Planktothrix)、CL500-29_marine_group属和hgcI_clade属,对照池池水中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Candidatus_Aquiluna属和hgcI_clade属为优势菌属.中华绒螯蟹鳃中优势属为Ilumatobacter属,且蓝藻池中Ilumatobacter属生物相对丰度更高;中华绒螯蟹肠道样品中Candidatus_Bacilloplasma属和Prolixiibacter属生物相对丰度较高.基于NMDS分析,中华绒螯蟹肠道的菌群结构较为稳定,样本层级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映证了这一点.研究结果表明,蓝藻水华的发生会影响养殖环境和中华绒螯蟹肠道及鳃的菌群结构.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