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淼 1 ; 赵志辉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黄酮;多酚;黄酒
期刊名称: 中国酿造
ISSN: 0254-5071
年卷期: 2011 年 10 期
页码: 166-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分离测定了不同年份的黄酒中6种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甙、山萘酚、绿原酸、槲皮素)的含量,详细研究了这6种物质的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述6种活性物质的含量会随着酿制年份的延长而增加。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生菜的多酚、黄酮差异比较与抗氧化活性. 余菲,赵晓燕,周昌艳,魏仕伟,鄂恒超,李晓贝. 2024
[2]GC-MS结合嗅辨仪鉴定不同酒龄黄酒中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 王旭,冯涛,庄海宁. 2014
[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检测黄酒中多酚物质. 雷萍,林淼. 2008
[4]一年生和两年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和生物活性. 王钦博,杨焱,刘艳芳,高君辉,张劲松,唐庆九,冯娜,周帅. 2010
[5]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含量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郝瑞霞,周帅,杨焱,奚俊哲,李维瑶,唐庆九,王晨光. 2008
[6]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黄酮的桑黄菌株. 张赫男,汪雯翰,曲德辉,唐传红,张劲松,吴迪,杨焱. 2018
[7]中国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评价(英文). 阎君,于力,许爽,王颖,沈建华,朱为民. 2014
[8]乙酸镁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黄酮类物质的促进研究. 姜福春,张赫男,冯杰,杨焱,冯娜,吴迪. 2017
[9]光质对水果及蔬菜中植物化学物合成的影响(英文). 王虹,王颖,许爽,朱为民. 2015
[1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桑黄黄酮的研究.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 2009
[11]药用真菌桑黄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刘艳芳,杨焱,贾薇,张劲松,唐庆九,唐传红. 2006
[12]大球盖菇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汪虹,陈辉,张津京,陈明杰. 2018
[13]桑黄类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陈万超,杨焱,张劲松,李正鹏,陆本坤,王琨. 2020
[14]热胁迫下莴苣资源的多酚含量和耐热性呈正相关. 杨晓,火国涛,贺淑萍,葛国军,杜莉,杨涛,马天,韩颖颖,魏仕伟. 2024
[15]筛选高抗氧化能力的灵芝诱变菌株. 张越野,张赫男,谭贻,冯杰,唐庆九,唐传红,张劲松. 2021
[16]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桑黄多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王雨阳,刘朋,张忠,陈万超,吴迪,李文,杨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作者:余智颖;范楷;黄晴雯;孟佳佳;郭文博;周剑;聂冬霞;杨梦瑞;李亮;韩铮;赵志辉
关键词:蔬菜;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污染水平;食品安全
-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塑料;调料;丰度;特征分析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蔡亚玲;张志岐;董芳;聂冬霞;韩铮;李志忠;赵志辉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小麦
-
市售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的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林淼;杨海锋;时文兴;刘海燕
关键词:咖啡;营养;蛋白质;氨基酸
-
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作者:陈新悦;孟佳佳;郭文博;范楷;聂冬霞;赵志辉;伍晓斌;韩铮
关键词:链格孢菌;继代培养;角变;产孢;链格孢霉毒素
-
农产品检测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孟佳佳;郭文博;聂冬霞;韦阳;赵志辉;韩铮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物质;质量平衡法;定量核磁共振法;不确定度评估
-
食用菌中二氧化钛检测方法初探
作者:林淼;时文兴;金晓芬;刘海燕
关键词:食用菌;二氧化钛;比色法;二安替比林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