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俊 1 ; 刘辉 2 ; 陈中爱 2 ; 吕都 2 ; 黄珊 2 ; 刘永翔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冻藏;洋芋粑粑;营养成分;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6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冻藏过程中洋芋粑粑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洋芋粑粑在-18℃下冻藏0~180 d过程中含水量、蛋白质、Vc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产品含水量、总蛋白、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藏180 d后,含水量损失12%,Vc含量损失了69.7%,蛋白质含量损失了39.2%.风味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醛类、醇类、烷类和杂环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随冻藏时间增加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醛类物质降低比较显著,冻藏180 d后含量降低了62.7%,种类减少5种,而酮类、酯类、烯类物质变化不明显,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洋芋粑粑的风味特征逐渐减弱.采用冻藏方式加工洋芋粑粑可有效提升其货架期,但产品品质逐渐降低.
- 相关文献
[1]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2]贵州瑶山鸡的肌肉常规成分与氨基酸含量测定. 唐继高,吴松成,黄波,史开志. 2013
[3]热处理条件对刺梨果汁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王雪雅,丁筑红,梁芳,彭邦远,张洪礼,尹智华. 2016
[4]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周景瑞,罗文菊,许浩翔,雷露,冉江,姜玲玲,赵元峰,余波. 2024
[5]电子鼻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铜仁珍珠花生烘烤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林茂,孟繁博,黄道梅,李国林,郑秀艳,陈曦,宋光艳. 2018
[6]无明矾荞酥复合膨松剂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 贺圣凌,周罗娜,刘辉,卢扬,赵兴丽,曾勇. 2022
[7]肉类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杜春林,赵春萍,谭娅. 2023
[8]不同品种糯米酿酒特性及风味物质的评价分析. 雷月,宫彦龙,唐会会,王忠妮,李祖军,朱速松. 2024
[9]冷饭团生物学特性研究. 韦茜,刘朝英,赵艳,彭玉基,刘涛. 2010
[10]野生冷饭团果实与家种果实品质比较. 金吉芬,潘世明,刘涛. 2016
[11]何首乌茎尖嫩叶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王沁. 2014
[12]几种红肉火龙果品种(系)品质分析. 潘世明. 2016
[13]贵州九种灌木饲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刘华荣,龙忠富,杨义成,罗天琼,赵相勇,卢敏. 2013
[14]不同秋眠数苜蓿的生长性能与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邓蓉,赵丽芬,张定红,梁应林,罗启华. 2010
[15]杜仲叶营养成分测定及消化率研究. 王德凤,吴仙,粟朝芝,宋彬,张林鑫,裴晓红. 2017
[16]百宜黑鸡蛋品质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阳光远,张小林,黎华君. 2012
[17]不同生长年限威宁草芦营养成分动态研究. 陈超,龙忠富,刘正书. 2008
[18]芭蕉芋的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欧珍贵,周正邦,周明强. 2012
[19]人工养殖泥鳅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张竹青,李正友,胡世然,李道友,蒋晓红. 2010
[20]饲用金荞麦对猪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邓蓉,梁应林,张定红,王安娜,向清华,罗启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作者:周罗娜;刘辉;王梅;陆邦富;李俊;刘军林;陈中爱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红酸汤;韭菜红酸汤;微生物多样性
-
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彭杨;黄珊;吕都;卢扬;唐健波;陈超
关键词:百香果;百香果籽;植物油;酶制剂;水酶法;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提取率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作者: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关键词:乳酸菌;刺梨汁;碳源;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风味
-
刺梨多酚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婧文;张欣;王辉;龙明秀;陈朝军;陈中爱;王梅
关键词:刺梨多酚提取物;肥胖小鼠;血脂;炎症因子;短链脂肪酸
-
基于不同包装材料和杀菌方式的糟辣椒贮藏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作者:王梅;潘牧;刘辉;何方国;罗玉坤;王辉
关键词:糟辣椒;包装材料;热杀菌;冷杀菌;货架期
-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
作者:刘辉;冯月玲;朱秀英;郑周洲;刘思睿;周罗娜;潘雪珍;宋莉
关键词:云南木霉菌;茶炭疽病;发酵液;响应面;生物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