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美人马铃薯结合态和游离态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辉 1 ; 卢扬 1 ; 李俊 1 ; 范士杰 1 ; 王立新 2 ; 王辉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贵州省毕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黑美人马铃薯;游离态多酚氧化酶;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1-7

摘要: 为有效控制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以黑美人马铃薯块茎为原料,分别提取游离态多酚氧化酶(s PPO)和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mPPO)粗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sPPO和mPPO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03 nm和406 nm。sPPO最适反应pH值为7,最适反应温度为25℃;mPPO最适反应pH值为7,最适反应温度为30℃。以绿原酸和间苯二酚为底物时,sPPO和mPPO均未检测到酶活力;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s PPO、mPPO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39.423、35.291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0.019、0.290 mmol·L-1·min-1;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底物时,sPPO、mPPO的Km分别为205.896、205.067 mmol/L,Vmax分别为0.008、22.321 mmol·L-1·min-1。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对sPPO和m PPO酶活力抑制作用明显;植酸、草酸、柠檬酸和EDTA对sPPO和mPPO酶活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以上结果说明:sPPO和mPPO酶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mPPO酶活力要显著高于sPPO,建议在利用黑美人马铃薯进行加工时,重点考虑mPPO对酶促褐变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四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甘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研究. 刘辉,周罗娜,贺圣凌,王梅,罗林丽. 2019

[2]响应面优化可溶态和膜结合态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提取工艺. 李俊,章洁琼,刘辉,刘永翔,王辉,卢扬. 2020

[3]不同品种马铃薯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对比. 李俊,卢扬,刘永翔,王辉,刘辉. 2020

[4]黑曲霉单宁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唐佳代,周罗娜,邱树毅,吴鑫颖,胡娜,王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