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雪 1 ; 莫雪 1 ; 刘亚兵 1 ; 牟琴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 茶叶;无机肥;有机肥;重金属;粪肥抗生素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10-23
摘要: 近年来,随着肥料研制技术的攀升,新型肥料逐渐涌现,促进了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由于不同地区土壤和气候存在差异,导致施肥技术和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茶园常用的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等施肥方式的研究概况,针对施肥方式对土壤重金属修复与抗生素降解研究存在弊端,结合施肥方式发展现状,提出茶肥研究发展方向,并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了展望,为茶园科学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3种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试验. 郭灿,王家伦,刘红梅,申立,高秀兵,何莲,卢天国,张正秋. 2013
[2]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尹荣秀,王文华,郭灿,柳玲玲,周瑞荣,张邦喜. 2020
[3]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及其肥用安全性评价. 白如霞,刘海,王玉书,黄建国. 2018
[4]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5]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6]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7]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夫避策略. 喻云春. 2001
[8]"贵州茶叶"创刊简要的回忆. 汪桓武. 2012
[9]浅谈贵州茶叶深加工潜力与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比较. 沈强,牟春林,潘科,郑文佳. 2010
[10]浅谈当前茶叶市场的四大营销模式. 吕军. 2014
[11]重视发展茶叶深加工 保障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牟春林,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12]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茶之宝在茶叶生产上应用初报. 赵华富,郑道芳,周国兰,何萍. 2011
[13]“金圣方”有机肥在贵州湄潭的肥效试验初探. 陈娟,段学艺,王家伦. 2012
[14]极目全球市场 指点黔茶江山——对贵州33.33万hm~2茶产业出路的战略思考. 郑道芳. 2010
[15]结合现状谈仁怀市茶产业的发展. 吕军. 2014
[16]非常规茶园修剪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产质量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赵华富,段学艺. 2011
[17]贵州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国兰,梁远发,赵华富,孙继海,何萍. 2009
[18]茶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现状. 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2
[19]实验室盲样考核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周顺珍,郭灿,周国兰,赵华富,刘晓霞. 2016
[20]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 廖国会,金星,陈文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品种和工艺条件对白茶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杨天根;翟精武;蒲璐璐;刘亚兵;王敏;杨慧
关键词:白茶;工艺条件;茶树品种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
作者:周雪;刘声传;周玉锋;林开勤;周富裕
关键词:茶园;施肥方式;宏基因组;微生物丰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冉乾松;杨天根;翟精武;刘亚兵
关键词:黄茶;闷黄;人工感官;成分检测;模式识别;智能仿生技术
-
不同产地滇黄精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马琴;郭思潍;杜强;杨国海;王才武;周雪;吴林菁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滇黄精;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
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八十四年回顾
作者:王敏;杜龙龙;刘亚兵;刘晓霞;胡伊然
关键词: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